日前,京東集團宣布2019年的新增崗位需求預計將達1.5萬人,其中京東物流將在2019年新增1萬名員工,招聘對象以一線員工及基層管理者為主,零售子集團等板塊的招聘方向將主要聚焦于提升用戶體驗等領域。而就在上周,京東剛剛證實將對10%的副總裁以上高管進行優化。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對于企業而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發展和擔當起社會責任,如同飛機的兩翼,是兩條須臾不可偏離的生命線。須知,企業發展強大了,才能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回報公眾;而承擔社會責任,則可以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提升企業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反過來助力企業發展。
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京東向來不騖于虛聲,近年來在扶貧、教育、救災、環保、社會創新等領域均有出色表現,且已探索出一條成熟高效的可持續化發展之路。此次在互聯網行業的凜冬之下,京東仍能大手筆地逆勢擴招1.5萬名員工,幫助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對推動中國經濟成長、促進就業等領域社會責任的實力踐行。但是,人們也不禁有疑問,京東這樣做的底氣何在?這背后,實質上折射出京東追求高質量發展、推動行業進步的發展邏輯。
一方面,深耕業務多年,京東集團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生態布局日益豐富,從單純的電商零售平臺發展為一家融合了零售、物流、數字科技以創新業務的綜合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不斷提供就業機會。
數據顯示,2016年Q1到2018年Q3,京東集團員工數量從108985人到175366人,不僅包括了技術研發、運營、營銷、物流、服務等多種職業類型,也帶動了上下游生產制造、平臺內容創造、品類創新、平臺運營等多種環節的新型就業機會。
例如,2018年京東物流圍繞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在開放業務、服務創新、技術引領、海外布局等多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尤其開放業務全年收入遠超目標,同比增長超100%,服務客戶總數超過20萬家,京東物流開放業務快速發展恰是這次1.5萬人員擴招的底氣。
另一方面,京東依托自身優勢,基于業務的發展方向不斷提升“人效”,幫助傳統勞動者完成人才轉型。
作為綜合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京東不但承擔起了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責任,同時還將著力推進技術升級與勞動力技能提升的相互促進,以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整個行業的運營效率,著力推進技術升級與勞動力技能提升的相互促進,幫助傳統勞動工作者學習新的技能完成人才轉型。
譬如,為滿足智能化物流的建設發展需求,京東物流在2016年的時候就啟動了“云梯計劃”,構建自動化專業力人才梯隊,目前該計劃已培養了近500名高端技術人才和工程師,這些員工也從入門級的技術人員成長為物流精英。“人效”提升方面,一個更直觀的數據是——根據公開數據計算,京東單位員工GMV從2016年Q1的118.64萬元提升到了2018年Q3的225.13萬元。
從優化10%的高管,到擴招1.5萬名員工,一收一放的背后,整個京東集團正在向“小集團,大業務”轉型,把管理型總部升級為戰略型總部,而將運營職能下沉,給予業務板塊更多的授權,充分發揮組織活力,讓各個業務板塊能夠更有意愿、更有條件地去自主經營,實現更有質量的增長。
讓人樂見的是,企業在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在推動行業降本增效,不斷提供新就業崗位,塑造充滿活力的就業生態,為經濟發展注入活水。企業發展與踐行社會責任并行不悖、相輔相成,這樣的京東,未來必將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責編:童芳、侯興川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