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只有15%的養老金入市 理想多豐滿現實就有多骨感?

            2019-02-26 18:47: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只有15%的養老金入市,理想多豐滿現實就有多骨感?

              作者: 馮玲玲 

              來源:國是直通車

              事關億萬百姓“養命錢”的養老金,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近日一則關于養老金入市規模過低的消息,引起各界關注。

              人社部基金監督局局長唐霽松指出,目前養老金委托投資規模只占基金累計額的15%,占比過小。未來要推動養老基金投資運營規模不斷擴大,逐步擴大養老基金投資范圍。

              截至2018年底,全國17個省區市養老金委托投資的金額為8580億元。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超過5萬億。

              這則消息同時也打破了三年前官方的美好預期。2016年初,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正式啟動。彼時,業內預計用于市場化運營的養老金可達2萬億。

              無奈理想豐滿現實骨感,8580億的現實與2萬億的預期相去甚遠。

              養老金入市規模僅占15%,余下的85%在何處?據唐霽松透露,還有大量的養老金存在銀行或購買國債。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金保值增值的風險也在加大。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制圖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制圖

              “沉睡”的養老金

              國家為何鼓勵養老金入市?其實,養老金入市的背后邏輯是為了讓大量長期“沉睡”在賬上收益過低的養老金,實現更充分的保值增值。

              根據唐霽松介紹的情況,目前除了少量養老金入市,大部分養老金還長期“沉睡”在銀行儲蓄賬戶,其收益主要來自銀行利率。

              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曾進行過測算,若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作為基準,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養老金貶值了近千億元。

              在受到“躺著貶值”的詬病后,國務院在2015年8月正式發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鼓勵地方養老金進行投資運營,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

              按理論來說,養老金結存越多,貶值風險就越大,再加上有了國家政策加持,地方政府應該更有動力將養老金用來投資運營以實現保值增值,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地方對養老金入市的意愿并不強,這是為何?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戰略所副所長王海濤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分析了兩方面原因,一是風險,二是空賬。

              具體來說,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股市此前一度低迷等因素對養老金投資的穩定收益和保值增值帶來很多不確定性,這是影響地方養老金投資的核心因素。

              “在當前權責不清,或者只有鼓勵但沒有相關細則出臺的情況下,面對金融市場上存在的投資風險,地方肯定有所顧慮。”王海濤說。

              另一方面,部分地區養老金存在“空賬”問題,而且有結存的地方主要是依靠財政補貼才有累計結存,因此能抽出進行投資運營的資金并不多。

              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養老金僅限于境內投資,目前主要有存款、國債和股票基金三種投資類型,并且各類投資比例有嚴格限制。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是為了合理控制投資風險,“風險低的投資比例高,風險高的比例較低。”

              2017年,中國養老金的投資收益額為87.83億元,投資收益率5.23%,遠高于同期銀行的存款利率,但委托投資省份對于5%的收益率并不滿意。

              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看來,養老金投資運營初期,在多方因素制約下,能夠取得超5%的收益率是一個很不錯的結果,未來可擴大養老金的投資范圍來追求更好的收益。

              入市意愿不強怎么破?

              “解決養老金入市比例不高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實現養老金全國統籌。”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說。

              目前,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大多停留在省或地市一級,地方扮演養老金投資運營的主要角色。房連泉認為,一旦實現全國統籌,養老金全部歸集到中央財政,結存的資金可以最大化進行投資運營。

              實際上,實行養老金全國統籌也存在相當大難度。房連泉提出一種思路,先實現省級統籌,再逐步實現全國統籌。去年6月,有關部門已提出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這就是向全國統籌的一種過渡。

              對于加強養老金入市力度的命題,業內專家紛紛奉上最優解。

              董登新鼓勵擴大養老金投資范圍,未來中國養老金投資可擴圍到資本市場的新品種,比如資管類和私募類產品,但借鑒美國的投資風格和投資標的,他更建議投資公募類產品。

              王海濤則更加強調通過加強資金監管,以及盡快出臺保障各方權益的相關實施細則,降低養老金投資主體風險,減少投資顧慮。

              對于養老金在資本市場的投資,美國的成功經驗可以提供一個良好范本,但這個成熟市場的成長過程,也花了美國40余年時間。中國鼓勵養老金入市僅三年有余,未來要形成成熟市場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