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明爭暗戰不斷,日韓關系2019注定充滿波折

            2019-02-26 16:58:44     來源:海外網

            timg.jpg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圖源:視覺中國)

            日本《產經新聞》等多家日本媒體報道,因“雷達照射風波”,日本防衛省未邀請韓國海軍參與每三年舉辦一次日本觀艦儀式。《產經新聞》稱,防衛省已經向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新加坡以及中國發出邀請。在2015年韓國首次參加日本自衛隊觀艦式后,韓方能否再次參加存疑。

            日本自衛隊在邀請中方參加閱艦式的同時卻不邀請韓方,折射出近期日韓關系惡化的持續性影響。“雷達照射風波”、二戰強征勞工賠償、韓國解散“慰安婦”基金會、韓國國會議長要求日本天皇道歉……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稱,日韓關系正變得扭曲。特別是“雷達照射”風波,更讓兩國安全關系惡化,目前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各不相讓,拒絕釋放和解信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其2019年提出的“新時期的近鄰外交”中沒有談及日韓近鄰關系。這與其2018年施政演說中提出的日韓“將面向未來,深化新時代的合作關系”,以及此前延續多年的韓國是“共享戰略利益的最重要關系鄰國”表述相比,有較大改變,被認為是安倍政府故意將韓國晾在一邊。顯然,日本對韓外交前景已沒有太高的期望。

            不過,日韓關系也沒有到“友盡”的地步,外交領域的協調并未中斷,對峙下仍保有轉圜的余地。在德國慕尼黑2月舉行的國際會議上,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和韓國外長康京和舉行會談,盡管“無果而終”但雙方均表示需要在多層面保持溝通并坦率的交換意見。可見日韓政府也不希望徹底搞僵兩國的關系,但日韓雙方卻你來我往、暗戰不斷,安倍在施政演說中不單獨談及韓國,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指責韓國對日本輕視,缺乏修復關系的意愿,都是日方希望韓方先服軟的一種策略。

            2019年對日韓關系而言是充滿波折的一年。3月1日將迎來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時期最大的抗日獨立運動“三一運動”100年。韓國政府計劃舉行大規模的紀念活動,還要請朝鮮參加。緊接著4月將迎來日本統治韓國時期,韓國在中國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屆時,反殖民斗爭記憶,將助推民族主義情緒迎來新的高潮。再加上韓國民眾一直要求日本政府就強征“慰安婦”的罪行道歉,迫于韓國國內輿論壓力,韓政府也不會對日輕易讓步。日本國內反韓、厭韓聲音高漲,據日本《讀賣新聞》2018年的統計,對于日韓關系,日本77%的人回答“差”,69%的人認為“韓國不值得信賴”,62%的人回答“感覺不到親近”。日本的反韓情緒甚至令中國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躺槍,就因為名字中有“韓國”兩個字。處于對各自國內輿論壓力的考量,日韓雙方也不會輕易作出公開讓步。此外,美國似乎無心調解這對分分合合的盟友關系。日韓關系上一次遇冷的時候,美國曾出面調解,然而特朗普政府并未借助任何多邊外交場合撮合雙方關系的改善。自從堅定支持同盟戰略的馬蒂斯辭職后,特朗普政府可能已根本不在乎日韓關系對美國戰略布局的影響。

            從目前情況看,日韓雙方的對峙仍將持續下去。2019年,對日韓而言,注定是多事之年。(人民日報海外網 戴尚昀)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戴尚昀、牛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