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易會滿上任滿月:科創板迅速推進 A股全面上漲

            2019-02-26 13:40:26     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6日電 (吳亦涵)今日,距離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履新正好一個月。1月26日,易會滿“接棒”劉士余出任證監會主席時,A股市場剛剛從2440點的股市低位走出,反彈至2600點附近。如今,A股市場被全面點燃,2月25日,上證指數大漲5.60%,報2961.28點,較易會滿履新前的2601.72點,漲幅已經達到13.82%。

              在擔任證監會主席之前,易會滿是工商銀行董事長,穩健、務實、敢于改革,是媒體在報道易會滿工作時常用的詞匯。履新證監會主席的這一個月里,證監會改革措施頻出,而易會滿卻一直保持著低調的風格,直到近日他才首次公開亮相,赴上海調研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準備工作。

              在不少人士看來,本輪A股的大幅反彈,盡管主要因素在于前期下跌導致估值過低、價值回歸等因素,但近段時間監管層不斷出臺的多項改革措施,也為活躍市場氛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不過,面對A股復雜的情況,未來易會滿還將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

              資料圖 中新經緯 董湘依 攝

              “低調”易主席與“高調”A股

              與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一個月僅現身一次的“低調”不同,春節過后,A股市場漲勢兇猛,在2月11日至2月25日的11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僅有3天下跌。2月25日,A股市場更是被全面點燃,當天兩市僅13只個股下跌,上證指數當天上漲5.60%,報2961.28點,這一點位,較易會滿履新前的2601.72點,漲幅達13.82%。

              在A股持續上漲的背后,是各路已經開始行動的資金以及逐漸活躍的資本市場。

              數據顯示,近段時間,北上資金持續流入A股,1月23日至2月22日,北上資金已連續18個交易日凈買入,合計凈買入761.25億元,直到昨日才小幅流出6340.25萬元。

              沉寂許久的A股市場的杠桿力量、兩融資金做多的熱情也在不斷攀升。Wind數據顯示,代表做多力量的融資資金余額近期已連續11個交易日上升,截至2月25日收盤,已經達到7751.04億元。

              隨著市場的升溫,A股成交量也迅速攀升。2月25日,兩市成交額超1萬億元至1.04萬億元,滬市成交4659.91億元,深市成交5745.89億元。這距離上一次兩市成交量破萬億已經過去三年多的時間。

              在不少券商看來,A股的此次反彈,除了本身估值已經見底,市場有修復估值需求的因素之外,監管層改革措施頻出,對于活躍市場氣氛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招商證券在近日的研報中指出,當前,五年一遇的資本市場政策友好期再次來臨。在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將資本市場描述為“牽一發而動全身”。近期,相關部門也陸續出臺了各種支持資本市場的政策,2019年科創板將推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再設一平臺,多層次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完善,這樣五年一遇的資本市場政策周期疊加新一輪科技上行周期,A股會從今年開啟一輪新的上行周期。

              證監會的“為”與“不為”

              在易會滿任職的這一個月期間,監管層的動作大概可以解讀為一主線與兩支線。主線自然是科創板及注冊制的持續推進,而兩條支線則可以分成“為”與“不為”。“為”的是出臺各種改革政策,以穩定、活躍資本市場,吸引增量資金入市;“不為”的是減少對資本市場交易的行政干預。

              近一個月來,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準備工作迅速推進,引起了市場的密切關注。

              1月30日晚間,在易會滿任職的第四天,證監會及上交所發布了有關科創板并試行注冊制的相關細則并向市場征求意見。此后,監管會的高層領導多次與市場相關機構、人士進行座談,聽取建議。

              2月20日至2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圍繞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有關問題,帶隊赴上海聽取了市場機構對相關制度規則的意見建議,并對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改革準備工作進行了調研督導。

              值得一提的是,2月22日,證監會接收了6只公募基金募集申請注冊的申請,這6只基金的產品名稱中皆有“科技創新”字樣。在投行人士看來,科創板未來的參與主體更多是機構,科創類基金產品的推出無疑也是在為科創板準備增量資金。

              在穩定市場方面,1月31日,易會滿任職的第5天,證監會“連出三招”,一是擬取消“平倉線”不得低于130%的統一限制,交由證券公司根據客戶資信、擔保品質量和公司風險承受能力,與客戶自主約定最低維持擔保比例;二是擬放寬證券公司投資成份股、ETF等權益類證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減少資本占用,進一步支持證券公司遵循價值投資理念,加大對權益類資產的長期配置力度;三是擴大QFII和RQFII投資范圍。

              此舉被市場解讀為監管層增加市場流動性,引導券商資金以及外資等增量資金入市的信號,打響了“維穩股市第一槍”。

              在減少對資本市場的行政干預方面,2月1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交易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管理暫行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對此,一名券商人士如此評價稱,“這是時隔三年多之后,私募量化交易團隊迎來的一次制度松綁,將給A股市場帶來一定的活躍度。”

              2月21日,證監會主管的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券商下發了關于就資本市場減稅降費措施征集意見的通知。中國證券業協會隨后向媒體表示,該通知是從服務會員角度出發,只針對券商自身經營活動,不針對市場。在開源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楊海看來,此舉對于券商經營來說是好事,也帶來了市場對券商經營減負的期待。

              2月22日,證監會表示將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相關配套規則以及《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指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完善對基金市場的管理。

              春節前,上市公司業績暴雷不斷,商譽減值、資產減值導致業績虧損的公司頻出不窮;春節后,隨著股市的回溫,資本市場也誕生了不少“妖股”,其中如東方通信、國風塑業等股,股價在短期內持續大漲。

              對于資本市場上的這種現象,監管層除了對確實存在違法違規現象的公司進行處理、下發必要的問詢函以及警示函之外,明顯減少了對資本市場的行政干預。

              易會滿還面臨這些挑戰

              不過,盡管在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上任后,監管層改革措施頻出,股市也逐漸活躍,但是面對A股復雜的情況,易會滿仍然面臨一些挑戰。

              早在履新之初,著名財經評論家皮海洲就曾指出,限售股的解禁與套現問題,如何完善IPO公司股權結構、擴大首發流通股在股權結構中占比的問題,如何推動《證券法》《公司法》《刑法》的修改與完善的問題以及如何切實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的問題,將成為易會滿必須面對的四大挑戰。

              事實上,除了上述四個問題外,監管層如何進一步推進股市的市場化改革、如何提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等,也都是投資者們密切關注的問題。

              武漢大學董登新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目前資本市場上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市場化程度不高。市場化改革能夠增加市場透明度、減少制度扭曲,因此希望監管層一定要抓住科創板以及試點注冊制的重大改革契機,努力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進行。

              目前來看,證監會也確實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關于設立科創板及注冊制的推進工作上。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履新以來的首次亮相,是今年2月20日至21日期間,他帶隊赴上海聽取市場機構對相關制度規則的意見建議。

              在上交所的座談會上,易會滿表示,“落實好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這項重大改革任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證監會及上交所責無旁貸,各市場機構也責無旁貸。要牢牢把握改革的總體要求,堅持服務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改革定位,尊重市場規律,強化市場約束,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機制。各市場機構要切實負起責任,扎實細致地做好各項準備,確保這項改革成功落地。”(中新經緯APP)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