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苑 ○編輯 陳其玨
近期重污染天氣再度來襲,京津冀三地緊急推出應對舉措。在此期間,包括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因未落實錯峰運輸要求被生態環境部通報。
北京市23日要求全市各區、各部門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繼續按照《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2018年修訂)》要求,加強調度檢查與督查執法,確保各項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位。其中,北京在全市范圍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揚塵治理情況開展了專項檢查,重點對施工現場是否安裝視頻監控及監控是否按要求接入市級系統的情況進行檢查。據悉,2018年以來,已有291家揚塵治理不達標的企業被通報批評;12家企業被停止區內投標資格30天至180天,問題嚴重的56家企業被停止在京投標資格30天至180天。
天津市也在持續加大執法監管和巡查檢查力度。近日,該市生態環境局派出3個重污染應急專項督查組,赴西青、武清、靜海和濱海新區等區,對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督查組對照重污染應急減排清單,采取隨機抽查、夜查等方式,深入鋼鐵、化工、噴涂、包裝印刷等重點監管企業,現場查看生產日志、在線監測數據、涉氣工序及環保設施運行情況等,對發現的問題現場要求立行立改。督查組進一步要求各區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相關企業和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在重污染預警期間全力做好應急響應工作。
為持續保持大氣環境執法高壓態勢,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河北省在2月16日至27日全面啟動大氣環境執法專項行動。行動開展6天來,檢查企業點位690家,發現問題企業183家、涉及環境問題192個。對各地檢查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已責成各地依法立案查處,掛賬督辦,限期整改。
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教授級高工王玲玲表示,近期有80%以上的時間處于重污染天氣預警管控狀態,各地實施差異化輪停、限產狀態,保持工業總體排放量至少削減10%到20%。科學評估表明,持續性的減排效果明顯,平均削減PM2.5濃度1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津冀遭遇重污染天氣期間,生態環境部2018年至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工作繼續開展。2月23日工作組發現涉氣環境問題55個,2月24日工作組發現未嚴格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問題17個,未落實大宗物料錯峰運輸要求問題73個。
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包括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河鋼集團石家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投集團河南電力有限公司開封發電分公司等多家企業因未落實錯峰運輸要求都在通報名單中。
責任編輯:曹婕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