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Uber在歐美攻城拔寨 寶馬奔馳聯手“抗曹”

            2019-02-26 02:19:54     來源:證券日報

              Uber在歐美攻城拔寨 寶馬奔馳聯手“抗曹”

              ■本報記者 王 禁 

              眼看著全球出行服務商Uber在歐美市場攻城拔寨,寶馬與奔馳坐不住了,2018年初就急不可耐的將各自的汽車短期租賃服務Car2Go和DriveNow合并成立一家股比對等的移動出行領域新公司。

              一年后,寶馬與奔馳將合作升級,雙方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整合各自擁有的出行服務,共同推出合資集團,總部位于柏林,共涉及5家公司:ReachNow,ChargeNow,FreeNow,ParkNow,ShareNow,計劃在網約車、電動汽車快充、物流貨運、便捷停車與汽車租賃等方面提供“五位一體”式服務。

              美國知名汽車工程師、縱目科技市場和戰略副總裁陳超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五個領域單拿出來都很燒錢,雙方走在一起可以抱團取暖,兩家在該領域的介入可以改變傳統高檔車制造商的形象,也利于兩家車企在資本市場的估值。

              實際上,寶馬與奔馳的合作也是順應“汽車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新時代的需要。相比歐美主戰場直接針對Uber,寶馬與奔馳在中國開展此類業務就很謹慎。去年10月份,奔馳與吉利集團(新業務)有限公司組建股權對等的高端專車出行服務公司;去年12月份,寶馬將在美國成熟的網約車模式ReachNow引進中國。兩家車企都意在跟滴滴搶奪“高檔網約車”的市場份額。

              寶馬與奔馳同時表示,此次成立的5家公司將會獨立運營、不受投資方決策影響,但是雙方在各自核心業務高檔汽車上還將保持競爭關系。寶馬汽車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單純的出行公司沒有寶馬與奔馳那么大的用戶基盤,并且單純出行公司沒有上下游,開發的軟硬件還需要裝到汽車產品上去,遠不如寶馬奔馳方便,更沒有寶馬奔馳理解用戶,所以寶馬與奔馳合資成立的公司更加容易相關領域做大。

              “汽車四化”沖擊傳統汽車業

              近年來,豪華車全球銷量增幅逐年放緩,去年寶馬、奔馳同比增幅小于2017年,而奧迪甚至在全球銷量下滑了3.5%。為什么會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傳統豪華車制造商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步伐有點慢。

              在電動化上,傳統豪華車品牌雖然都有動作,尤其寶馬電動汽車起步較早,并在豪華車品牌當中遙遙領先,可卻遠遠不比“造車新勢力”特斯拉。2018年,寶馬汽車旗下插電和純電汽車整個銷量為142,617輛,而特斯拉僅純電動汽車就交付245240輛。在美國本土,特斯拉僅一款Model 3就賣了139,513輛。

              與此同時,共享化正在改變全球消費者的用車習慣,“不持有汽車”正逐漸成為潮流。目前在歐美占據出行服務主要市場的Uber一枝獨秀,去年全年的收入達到113億美元,打車總收入達到500億美元,同比增長45%。雖然從營收上遠不如寶馬與奔馳,但接近1200億美元估值的Uber遠高于奔馳與寶馬。

              更不用說在智能化與網聯化技術應用上,國外品牌均不如中國汽車品牌積極與主動。這也就能理解寶馬與奔馳此次成立5家公司開發和整合汽車分時租賃、網約車、泊車、充電和多模式交通方案業務。

              正如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所說示:“我們正在打造一個領先的、全球性的行業參與者。我們目前已經擁有 6000 萬客戶,他們都將受益于這一無縫集成了分時租賃、網約車、泊車、充電和多模式出行業務的可持續生態系統。我們有著清晰的愿景:五項業務將整合得更為緊密,形成一體式的出行服務組合方案,可實現全電動、全自動駕駛車隊,自動充電泊車,并與其他交通方式相互銜接。這一組合方案將構成我們出行服務戰略的重要基石。通過未來的共同投資,此次合作對寶馬和戴姆勒來說都是一個理想的途徑,最大程度挖掘快速增長的城市出行市場潛力。”

              寶馬奔馳合作有基礎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這并非寶馬與奔馳首次合作。早在2015年,戴姆勒、寶馬與奧迪聯手收購了諾基亞的地圖公司Here,這是三大豪華車企在移動出行領域的首次合作。隨后,奔馳寶馬在2018年初合并了各自的汽車短期租賃服務Car2Go和DriveNow,同時以50:50的股比合資成立一家移動出行領域的新公司。

              “抱團取暖是國際汽車巨頭常用的手段,即使是過去競爭百年的汽車品牌,”法雷奧集團中國區首席技術官顧劍民對記者表示,例如2003年前后,福特和通用汽車合作開發6速自動變速箱,就是因為開發變速箱太燒錢,抱團可以取暖,分擔成本,各取所需。

              資深汽車工程師朱玉龍對此表示,寶馬與奔馳在過去在工程技術開發上面做過一些合作嘗試,“這次雙方在5個領域全方面合作也是一次摸索,畢竟大家都不清楚車企能做出行做到什么程度。”

              不具名車企高管對記者表示,寶馬與奔馳在制造領域的優勢不相伯仲,可在上述5個領域都是“小白”,雙方的合作如果能吸引一些非汽車制造商參與進來,對于他們突破傳統的創新思維會有很大的幫助。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