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縣以“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為抓手,深化“戶戶訪·人人忙”主題實踐活動,著力破解聯系服務群眾“虛”、群眾訴求辦理“差”、工作方式轉變“難”問題,密切黨群干群聯系。
在“帶著誠心干”中樹形象,作風整頓從“重點督查”向“全面從嚴”轉變。一是干群連心轉作風。在開展“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過程中,3566名干部職工結對聯系17780戶64037名農牧民群眾,37名縣級領導和1052名黨員干部聯系30座寺廟1089名教職人員,實現聯戶聯情、聯寺聯僧全覆蓋。336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168名正科級領導干部、256名副科級領導干部帶頭“進百村訪千家”入戶結親,堅持“三個百分百”“三個全覆蓋”,在農村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在機關與干部“一對一、面對面、心貼心”促膝交談,肯定成績、點透問題、談實責任、疏導壓力。二是實干共謀展形象。聚焦“一城兩心三地”建設,按照工作出成果、事業出經驗、各條戰線樹典型的“兩出一樹”要求,啟動“十大行動”深化“八大活動”,聚力脫貧攻堅、經濟發展、民生民利、基層治理各領域,聚焦教育衛生、項目建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各行業,1263名縣鄉兩級干部結對聯系幫扶2131戶貧困戶,1795名貧困戶幫扶責任人、5319名非貧困戶幫扶責任人深入聯系點、聯系戶,收集經濟發展方面意見建議645條,民生改善方面意見建議1067條,其他方面意見建議304條,做到了村情社情、戶情民情、期盼愿望、問題困難、辦理情況“五個清楚”。三是明察暗訪嚴紀律。制發《松潘縣干部思想紀律作風“十不準”》規定,25個鄉鎮75個縣級部門集中開展“紀律作風大整頓、行政效能大提升、干事創業大見效”三大行動,深化扶貧領域作風專項整治和“無為、無能、無事、無紀”四無現象整改行動,堅持常規督查、隨機抽查、定期訪查,落實“三項授權”和“兩督辦一通報”機制,發現并整改問題19個,從嚴管理干部、深入改進作風、助力脫貧攻堅。
在“發動群眾干”中轉觀念,宣傳教育從“教條灌輸”向“春風化雨”轉變。一是特色推進黨性教育。制發?松潘縣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抓實“五個基本”建設的十條措施?,整合紅色教育基地、黨員遠程電教室、農牧民夜校、村村通大喇叭、文化活動院壩等教育平臺資源,細化“三會一課”簽到制、積分制、紀實制,堅持“一線三點”主題黨日模式,以支部“微黨課”、巡回“松潘故事會”、遠牧點“摩托車宣傳隊”等多種形式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產業培育、矛盾化解等法律政策“入腦入心”,歲末年初25個鄉鎮147個村(社區)開辦“微黨課”近400場次。二是多樣推進群眾教育。圍繞“愛國、團結、守法、感恩”主題,組建“五支宣傳隊”,以“身邊人講身邊故事”“院壩會”“帳蓬流動學校”等形式,展播本縣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微視頻5部,邀請農村老黨員、脫貧攻堅示范戶、縣鄉黨政主要領導等授課272場次,覆蓋群眾3.5萬余人次。開展“十佳百星”“十佳百優”先進評比活動,舉辦“兩聯一進新春文藝匯演”“農民趣味運動會”“壩壩宴”“文化大聯歡”等新春聯誼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落實群眾月宣教制度,堅持開展每月一次鄉村干部懇談會、一次支部黨員會、一次戶主大會、一次環境衛生整治、一場主題教育宣講會“五個一”活動,實現黨群直通、政策直通、民意直通。三是合力推進精準教育。圍繞脫貧攻堅“摘帽年”要求,聚焦鄉村旅游、旅游振興、種養殖實用技能,通過“請進專家講”“送到院校學”“本土專家帶”等方式,深入宣傳脫貧政策、理清發展思路、完善幫扶措施,邀請綿陽市農科所3名專家對全縣50名鄉鎮蔬菜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進行培訓;組建25人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服務團,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25期,培訓農牧民9798人次,培訓農機手500人次。實施“千人技能培訓、百戶勞務輸出”工程,建立運行“扶貧車間”,32名貧困群眾赴浙江就業。
在“放下架子干”中解民難,訴求化解從“事后處理”向“主動辦理”轉變。一是上門解難暖民心。采取“三看三聽三訪”方式,建立《特殊困難群眾臺賬》《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臺賬》等“六本臺賬”,收集群眾困難問題3035條,解決辦理3029條。建立健全孤寡老人、五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常訪工作機制,解決實際困難,目前,已走訪慰問特殊困難群體674人,解決問題72件。二是從細著手解難題。圍繞災后重建、脫貧攻堅、低保醫保等重點領域實施的民生實事、工程項目、惠民措施開展“回頭看”,對已解決的“七難”問題實行群眾意見“大回訪”,對群眾關注度高、意見建議大、怨聲罵聲多的問題,推行服務代辦制、限期承諾制、辦理反饋制、定期回訪制,對辦結情況實行銷號管理,解決一件,答復一件,銷號一件。三是從嚴著力化民怨。堅持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滿意的地方做起,推動“兩個責任”落實,對違反組織紀律和工作紀律的問題,點名道姓在全縣范圍內通報曝光,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形成震懾。堅持關鍵崗位全覆蓋開展廉政談話,鄉鎮部門主要負責人、項目資金分管領導、會計、出納等重點崗位人員定期談話,嚴查不正之風和基層“微腐敗”。
在“團結大伙干”中聚合力,脫貧致富從“輸血扶貧”向“造血脫貧”轉變。一是精準開展全域幫扶。95個幫扶單位、55個駐村工作隊、57名第一書記、59名農技員幫扶55個貧困村和2個插花式非貧困村,以“四帶四幫”模式推動組織共建、經濟共謀、發展共育、實事共為、資源共享、困難共幫、矛盾共解。縱深推進“九大行動計劃”,推行思想扶智、道德扶孝、法治扶正“三項扶貧”舉措,打好產業、創業、就業“組合拳”,構筑黨政、社會、群眾“幫扶網”。二是切實強化督導考核。實行“月督查、季考核”,強化排位、通報、約談、問責逗硬落實,切實解決幫扶工作浮于表面,作用發揮不明顯,整改問題不到位,被動應付、敷衍塞責,書面整改多行動落實少等問題。針對整改的問題、解決的事項、落實的承諾,堅持能解決的解決到位,不能解決的解釋到位,并在5個工作日內反饋解決情況,確保問題條條有整改、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三是全面落實巡視整改。認真梳理、分析問題產生原因,分類歸納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按照共性問題統一整改,個性問題分類解決的原則,瞄準問題采用“三個清單”對號入座,推動整改工作落地落實,以干部作風切實轉變理順群眾情緒,重新找回群眾對黨委政府和干部的信任依賴。(毛蘭芳)
責編:季冉冉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