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全球新增綠色1/4來自中國!來看綠色奇跡背后的故事

            2019-02-25 11:41:03     來源:海外網

            image.png

            開欄的話

            “全球新增綠色1/4來自中國!”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引起熱議:全球從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

            人人出力,日積月累,讓祖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盡管從自然條件來看,我國綠化并沒有先天優勢,干旱半干旱地區面積廣大,但過去幾十年來,中國人民堅持奮斗、廣泛參與、發揮智慧,一系列大型生態修復工程有力實施,讓綠色一寸寸地在廣袤國土上延展。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策劃“美麗中國·綠色奇跡”,講述我國綠化成就背后的故事。

            1551049718914326.png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20年來,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持續“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森林面積達到了2.08億公頃,森林蓄積151.3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1.63%。

            近20年,我國森林和草原資源快速增加。通過深入實施重點工程,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扎實推進部門綠化和社會造林,不斷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全國人工林面積達11.8億畝,穩居世界首位;全國天然草原面積近60億畝,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55.3%。

            我國變得更綠,其中重點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退耕還林工程自1999年啟動以來,累計造林4.47億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3.6個百分點;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20年,19.44億畝天然林得到有效保護。

            據介紹,我國先后實施京津風沙源和石漠化治理、濕地恢復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治理區植被蓋度穩步提高,荒漠化石漠化得到有效遏制,國土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3個監測期“雙縮減”,土地沙化面積由上世紀90年代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目前,我國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1.1萬多處,有效保護了全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50.3%的天然濕地。

            上圖:日前,江西峽江縣玉笥山林場,造林員在挑運樹苗上山。

            陳福平攝(影像中國)

            下圖:金秋的伊春林海。

            伊春市委宣傳部供圖 

            資料來源:國家林草局、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國林科院

            資料整理:本報記者 吳月輝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編:彭寧鈴、孫熙越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