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錦欣醫療擬赴港上市引熱議 輔助生殖服務市場有多大

            2019-02-25 08:21:45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張雪 ○編輯 祝建華

              近日,錦欣醫療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其招股說明書里的數字引發熱議。招股書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公司輔助生殖服務市場前景廣闊,2017年中國約有4770萬對不孕癥夫婦,預期2023年將增至約5620萬對。

              錦欣醫療同時披露,中國輔助生殖服務市場已經從2013年的115億元增至2017年的221億元,相當于復合年增長率17.7%,預期中國輔助生殖服務市場2023年前將增至527億元。

              中國輔助生殖市場是否真的有如此大的發展空間?其他上市公司的布局又進展如何?

              空間巨大 供不應求

              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原國家計生委此前聯名發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不孕不育率為12.5%至15%,患者人數超過4000萬,每8對夫婦中就有1對患有不孕不育問題。二孩政策放開之后,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激增,很多需要輔助生殖手段。

              原國家衛計委官網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共有451個輔助生殖中心、23家人類精子庫機構,其中,獲試管嬰兒牌照的醫院僅有327家,還有28%的生殖中心達不到試管嬰兒技術要求。而在日本,輔助生殖機構數已達562家。

              相對于近5000萬不孕不育患者的數量而言,原國家衛計委官網公布的年均70萬例輔助生殖手術的數據顯示,輔助生殖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數量約為1600萬,按12.5%至15%的不孕不育率計算,理論上每年有200萬至240萬新生兒因為不孕不育無法出生。假設這部分嬰兒父母當中有65%愿意采用輔助生殖技術妊娠,則每年進行輔助生殖手術的夫婦為130萬對至156萬對;我國輔助生殖技術成功按30%計算,假設每對夫婦平均進行2.5次輔助生殖手術,輔助生殖手術每次2萬至4萬元不等,則輔助生殖市場的潛在規模超過1000億元。再加上二孩政策的放開帶來20%的市場擴容,輔助生殖的潛在市場約為1200億元。

              輔助生殖藥物市場:外企寡頭把持

              醫學研究表明,內分泌功能障礙所致卵泡發育不良綜合癥占全部不孕病因的48.42%,居女性不孕癥病因首位。臨床治療上有必要選擇理想的促排卵方案,促進卵泡發育、成熟從而達到受孕的目的。

              總體來看,輔助生殖類藥物基本是寡頭市場,國外廠家默克雪蘭諾、默沙東、輝凌把持了大部分市場。而國內藥企麗珠集團、金賽藥業等攻城略地,旨在進口替代。仙琚制藥、翰宇藥業、新和成、南京新百、東誠藥業等企業也快速成長,有望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打開突破口,從而攻占輔助生殖用藥和性激素高端市場。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輔助生殖用藥屬于小眾市場,而且市場環境高度封閉。國內藥企若想僅通過某個產品的替代,很難真正攻占市場,因為輔助生殖除了藥物之外,還需要其他耗材、儀器等輔助。相較而言,外企在該領域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生態系統。國內企業要想在這個領域與外企寡頭競爭,需要一系列的生態系統的取代,而不僅僅是單純從產品的層面進行取代。

              生殖醫療服務:資本加速布局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面前,資本市場也開始注意到這一領域并開始布局。

              通策醫療是較早獲得輔助生殖試運行牌照的企業。公司輔助生殖業務從2012年開始籌備,2015年正式運行,2017年已經達到接近5萬人次的初診量。公司的輔助生殖業務是與英國的波恩生殖中心共同合作設立的。

              最近兩年,更多的企業開始轉向生殖醫療服務這片待開發的藍海。記者查詢發現,去年6月1日,以兒童藥為主業的康芝藥業公告擬使用現金3.2億元收購廣州瑞瓴100%股權,以間接持有九洲醫院51%股權及和萬家婦產醫院51%股權,進軍生殖醫學相關領域。

              同年,互聯網醫療平臺微醫也將目光聚焦于輔助生殖領域,5月及9月先后戰略入股了新IVF醫療集團,收購澳洲綜合輔助生殖科技服務供貨商Genea的89.5%股權。同時,憑借目前全國唯一的互聯網婦幼醫院牌照,整合微醫不孕不育平臺,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產品為用戶提供移動醫療健康服務;戰略控股貝貝殼,借助后者對線下生殖醫聯體的布局,加速鏈接線上線下以及更多醫聯體單位。

              2017年底,復星醫藥出資9.09億元受讓了銀迅投資、豐成投資合計持有的深圳恒生醫院60%股權。公司表示,將借助深圳恒生醫院已有的二代輔助生殖中心打造深圳乃至華南的三級輔助生殖專科醫院平臺,做大做強該區域的婦產兒、輔助生殖學科群。

            責任編輯:張海營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