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融基金:今年信用債投資機會更明確

            2019-02-25 07:36:33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陳玥 ○編輯 楊剛

              開年以來,步入下半場的“債牛”與方興未艾的“股牛”共舞,讓投資者收獲頗豐。接下來債市將如何演繹?哪些領域具備投資價值?記者就此采訪了中融基金研究部債券研究組負責人楊萍。她認為債市仍會有一段好日子,信用債的機會較利率債更為明確。

              宏觀方面,楊萍認為,2019年預計基建投資增速有所回升,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出口下行壓力較大,消費下滑,制造業投資持續回升空間有限,通脹壓力預期可控,財政政策料更加積極。

              “對于債市而言,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首先,2019年的經濟基本面對債市較為有利;其次,CPI或處于低位,通脹壓力預期不大;最后,2019年存在降準以置換MLF、對沖季節性資金需求的可能性,從而推動資金利率下行。”楊萍表示。

              基于上述分析,楊萍預計2019年長端利率仍有下行空間,且下行空間或較短端利率更大。主要原因在于長端在寬貨幣和弱信用推動下或延續下行,而短端國債利率可能不會大幅地負向偏離7 天回購利率,資金成本的穩定將限制短端國債利率的下行幅度。

              信用債方面,楊萍表示,回溯2018年,違約債券出現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過去幾年發行人大幅擴容,發行環節寬松,而在2018年集中行權,到期量大;二是在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和去杠桿背景下,企業基本面承壓,融資渠道趨緊,違約風險的可能性隨之增加;三是企業自身盲目擴張,債務增速快,發展激進;四是民企存在公司治理和內控的問題。從違約債券的分布情況來看,行業特征并不明顯,其中綜合、商貿、采掘行業違約主體個數相對較多。從企業性質來看,民企占絕大多數。

              “可喜的是,監管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化解信用風險,使得部分民企債估值得到修復。”楊萍告訴記者,一是適度釋放基礎貨幣,主要措施包括2018年6 月24 日、10 月7 日宣布定向降準,分別釋放了7000億元和超過1萬億元的流動性。央行還于2018年6 月25 日、10 月22 日宣布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元。二是提高貨幣乘數,體現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路徑和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三是降低信用利差,包括降低流動性溢價和信用風險溢價等。通過支持專業機構出售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擔保增信等方式支持民企債券融資,將中低評級信用債增信至高評級,從而降低信用風險溢價。

              但楊萍也同時提醒,民企債估值修復可期,但瑕疵仍在,如民企實控人表外仍可能存在隱形負債等。

              楊萍認為2019年信用債的機會較利率債更為明確,一是因為信用債能獲得更高的票息收入,二是因為融資環境有所改善。

              “違約風險有所降低,但仍不能掉以輕心。中低等級長久期城投債、短久期高等級產能過剩行業債以及優質民企債或具備配置價值。”楊萍說。

            責任編輯:郭建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