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普通人買得起的養老服務!這項新政策啟動,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

            2019-02-24 11:15:42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 2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在北京舉行了“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啟動專題會議,并同時印發《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南昌等7個城市成為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試點城市。

            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是什么養老模式?

            普惠養老,重點首先在“普惠”兩個字,即擴大惠及面,讓更多普通群眾、工薪階層享受到買得到、買得起、買得好、買得放心的養老服務。

            “城企聯動”指城市政府和企業雙方簽訂合作協議,約定與當地居民收入和退休金水平掛鉤的普惠性服務內容,力爭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合作新模式。城市政府通過提供土地、規劃、融資、財稅等一攬子的政策進行支持,企業按約定承擔公益,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

            這次首批自愿參與專項行動的城市共7個,南昌、鄭州、武漢、成都、秦皇島、許昌、宜興,和城市一對一簽約的是前期經過篩選的當地養老企業。簽約后,這些企業可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每張床2萬元的建設補貼。

            簽署協議 化解養老企業融資難

            在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幫助養老降低融資成本,而這個成本怎么降?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國家發改委簽署了合作協議。

            據了解,過去我國從事養老服務的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規模小,資產少,缺乏相應的信用和擔保保障,申請項目貸款時常常會遇到困難。

            在22日的簽約儀式上,國家開發銀行等五家金融機構和國家發改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對于納入城企聯動名單的城市和企業,金融機構將主動對接,提供基準利率甚至更優惠利率的貸款。

            國家開發銀行基礎設施局副局長 馬梅梅:

            國開行的貸款基本上是按照項目的資本金,他自己要出20%,80%我們都可以給它承擔。

            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新模式新在哪?

            與過去的養老模式相比,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模式新在哪里?又能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呢?

            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陳功:

            普惠養老專門提到了經濟上可負擔、方便可及,這是很明顯的特點。并且也強調了和多方的養老服務需求對接,尤其是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還有一個很典型的特點,就是落實了老齡事業和產業共進,在這個過程中還把醫養結合提了出來。應該說這是一個開放的機制,能夠讓整個社會力量參與的機制。

            對于老百姓來說,普惠養老使得需求對接更加明確,有助于提升老百姓的滿意度和獲得感。老百姓更便利可及,受益范圍也得到了擴大。資源整合效率得以提升,服務質量上也都得到了改進。

            目標:“三提升”“兩下降”“一滿意”

            此次專項行動的具體目標,簡單概括就是:“三提升”“兩下降”“一滿意”。

            “三提升”是普惠性養老床位數量明顯提升,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包括養老床位和床位中的護理型床位的數量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城市中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要達到40張,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60%,醫養深度融合。

            “兩下降”是通過土地、金融等多種政策組合支持,推動企業建設運營成本下降,服務價格下降。當然,這樣的下降,反過來也會對企業服務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起到正面作用。

            “一滿意”是讓更多老年人受益,提高人民群眾對社會養老服務的滿意度。

            落地實施,需注意哪些問題?

            要在三年內實現上述目標,各城市的壓力大不大,在具體落實政策的過程中,我們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一起看專家的解讀。

            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陳功:

            首先,在中國不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特別突出,如何準確把握好老年人不同層次的需求,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精準的服務,這是一個最大的挑戰。第二,城企自愿參加合作的過程中,怎么落實好相互之間的承諾,還有待于觀察。第三,效果如何評估,標準還有待于完善。最后,專業化服務隊伍如何建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

            讓所有舉措補到老百姓的心頭才是目標

            養老到底應該怎么做,從“補磚頭”,“補床頭”到“補人頭”,我們國家的社會養老體系在探索中不斷向前,但最后,怎么能讓所有舉措補到老百姓的心頭,才是目標。

            城企聯合,各有擔當。地方政府在盡力扶持和政策傾斜之后,更要監管,作為企業,愿意投入養老事業是好事,但要放眼長期效益,而不是著眼短期收益。畢竟每個人都會老,怎么能夠建立更好的社會養老體系,是與每一個人切身利益都相關的事,當然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合作。

            責編:季冉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