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3日電 23日上午,“國家治理與財政績效論壇”在杭州召開。論壇上,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公共預算與績效評價中心主任茍燕楠以《實現預算績效:當前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關鍵措施》為題進行演講,從控制預算總量、落實部門收支責任和績效責任、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及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四方面進行深入講解分析。

2月23日上午,“國家治理與財政績效論壇”在杭州召開。論壇上,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公共預算與績效評價中心主任茍燕楠進行主題演講。
茍燕楠指出,預算績效不僅僅是預算的績效,預算績效是整個社會的績效,是公共部門的績效,更是公共部門中人的績效。
結合當下的形勢,茍燕楠重點講解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是控制預算總量。我國財政現在的形式是,收支平衡難度比較大,財政風險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控制預算總量,糾其實質,就是要用確定的不確定去面對和回應不確定的確定,并從縱、橫、內、外四個方面落到實處。
首先是縱向,要在中長期框架下,自上而下面對現實,控制預算收支總量。只有控制住總量,才能有效控制財政風險;只有在總量上考慮問題,尤其是在時間縱向軸上突破時間界限,在3-5年乃至5-10年的范圍去考慮資源總量的配置,才能真正做到集中精力辦大事,長遠謀劃,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是橫向,橫的方面是要根本扭轉財政四本賬各自為政的局面,一個盤子統籌平衡,尊重規律分類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整體的配置效率,做到我們財政經常說的收入一個籠子,預算一個盤子,支出一個口子。
然后是內,政府內部怎么干。總量控制必須落實到結構上,對預算部門的總量實施控制,才可以讓預算部門真正有相對穩定的預期,只有這樣,才能從長計議,才能精打細算,才能減少每年持續往復的爭盤子、搶資金。
最后一個是外,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公共部門經濟只是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公共部門有效,私人部門就會更有效;私人部門有效,公共部門就能更有效。現在權衡下來,公共部門的績效不是最高,控制總量就可以提升整體績效,降費減稅,實際上就是這個觀點的落實。
第二是落實部門的收支責任和績效責任。對財政來說,對國家來說,首先是收支責任要落實,該收的收不上來,該支的花不出去,該節約的不節約,根本談不到績效。收支責任落實好以后就要落實績效責任,落實績效責任,核心是計劃和預算的整合。實際上整個預算的靈魂是計劃,如果計劃編得不好,預算不可能編好。
第三是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對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要顯示人的偏好,滿足人的需求,主要指的是要調動人的積極性,要提升人的績效。如果這個問題解決好,那就一通百通了。
最后是健全公開和監督機制。把預算績效放在陽光下,績效目標講清楚,工作實際說明白,實際困難擺在臺面上,在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有很多困難,這個過程中多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多汲取人民群眾的智慧,有利于創新發展,有利于社會理解,有利于廉潔自律。(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郭建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