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文彬 ○編輯 金蘋蘋
2月22日,《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指引(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引》)正式出爐。作為資管新規發布后的配套管理法規,MOM產品指引的發布備受業內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指引》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加速構建我國資本市場差異化競爭格局的進程,多管理人業務發展的時代也將正式開啟。
開創多管理人業務發展時代
2018年資管新規的出臺,對整個大資管行業的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等各類資產管理機構的業務及產品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調整或轉型,尤其是資產管理產品凈值化對管理人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大類資產配置官汪蘭英在接受記者時表示,《指引》將極大促進大資管行業間的協作,利于大資管行業間的互利共贏。
“MOM產品具有多元資產、多元風格、多元管理人的特點,天然符合銀行、保險等機構對于多元投資、分散投資、穩健投資的要求,可以很好地滿足其投資管理層面的需求。”汪蘭英表示。
她進一步稱,MOM產品能夠承接較大體量的資金,可以通過較少的產品數量管理較大規模的資金,這對于管理資金龐大但投資管理人員稀缺的銀行、保險等機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以投資研究見長的資產管理機構,基金公司可以通過MOM產品與銀行、保險等機構開展協作,發揮其資產配置、管理人研究、證券研究的優勢,助力大資管行業的凈值化轉型。
汪蘭英說,《指引》為MOM業務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使得開展MOM業務有法可依。之前,MOM業務在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中已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存在產品定義不清、運作模式不統一、母子管理人職責不清、費用支付方式不合理等問題。《指引》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詳細規范,填補了MOM產品法規方面的空白,使業務能夠在統一的框架與模式下開展,利于長期規范發展。
加速資管機構的差異化競爭
“《指引》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加速構建我國資本市場差異化競爭格局的進程。”南方基金相關人士表示。
大資管格局下,資管行業競爭格局日趨嚴峻,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給公募基金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公募行業需要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中探索業務轉型方向和發展模式。證監會此時推出《指引》恰逢其時,不僅對于公募行業來講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產品,也是我國資產管理領域運作模式的重大創新。
此前,資管新規的推出對“原生態”MOM提出了明確的規范運作要求,以多層嵌套方式運作的委托投資類資管產品受到限制,MOM業務模式亟需相關法規予以明確規范。南方基金認為,《指引》對MOM作出明確的產品定義,并對業務的運作模式、參與主體資質條件、募資管理人及托管人職責劃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能夠為當前MOM業務模式提供法規層面的框架及依據,有利于今后MOM業務的健康、合規發展。
“《指引》為銀行理財等類MOM業務模式的轉型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能夠有效緩解過渡期后大量理財資金的去向及多層嵌套資金空轉的問題,也打開了機構間分工合作的空間。”南方基金相關人士表示。
最值得關注的是,《指引》理順了資產管理機構間的合作關系,有利于培養資產管理機構提升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國內資產管理行業中專注于特定領域、行業或主題的投資產品正在增加,不同風險偏好、不同久期特征、不同杠桿水平的產品也不斷面世,資產管理行業正在從單純的投資機構向資產發掘、產品設計、運營管理方面延伸。這也需要成熟的MOM產品管理人逐步構建專業化、分層化的資產管理服務體系,進一步推動機構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的實現。
責任編輯:曹婕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