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王毅接受《中東報》采訪:中國始終是主持公道的力量

            2019-02-22 20:56:59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2月22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就沙特阿拉伯王國王儲兼副首相、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阿勒沙特訪華并舉行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接受《中東報》采訪,采訪全文如下:

            一、您如何評價近年來中國與沙特雙邊關系的發展,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進展?沙特王儲此時訪華有何重要意義?

            答:中沙友好源遠流長。自1990年建交以來,兩國關系快速發展,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近年來,中沙高層交往頻繁,習近平主席和薩勒曼國王實現互訪,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并成立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有力引領中沙各領域合作深入發展,推動雙邊關系呈現出更加強勁的發展勢頭。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特“2030愿景”持續深入對接框架下,中沙務實合作成果豐碩。2018年雙邊貿易額達633.3億美元,沙特連續18年成為中國在西亞非洲地區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共同確定了總金額約550億美元的首批產能與投資合作重點項目,中沙吉贊產業聚集區建設穩步推進,首個招商項目——總投資超過32億美元的廣州泛亞聚酯石化項目不久前開工。沙特延布煉廠、遼寧盤錦煉廠、拉比格電廠、“大陸橋”鐵路等一系列能源、基礎設施大項目合作正在穩步推進或加緊商談。高新技術合作捷報頻傳,去年沙特成像儀搭載中國衛星發射,實現阿拉伯國家首次成功探月,中國長征運載火箭也成功發射了兩顆沙特自行研制的衛星。中沙人文交流活躍。兩國元首出席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和在沙舉辦的“華夏瑰寶展”,在沙特塞林港聯合考古發現海上絲綢之路印跡,以及不久前中國交響樂團和音樂家走進沙特世界文化遺產沙歐拉古城表演,均是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鑒的生動范例。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和地區形勢背景下,穆罕默德王儲此訪對于鞏固中沙戰略互信,促進雙邊各領域務實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中方對此訪高度重視,作出高規格的接待安排。習近平主席將專門會見穆罕默德王儲,韓正副總理也將同王儲共同主持召開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雙方將簽署產能、貿易、能源、海運等一系列務實合作協議。相信此訪將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為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更加豐富充實的內涵,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二、您如何評價沙特在維護地區政治和安全穩定方面發揮的作用?

            答:沙特是阿拉伯、伊斯蘭大國和世界能源大國,二十國集團中唯一的阿拉伯成員,在中東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政治上,沙特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張國與國之間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積極開展友好交往,參與地區熱點問題。特別是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沙特率先提出的“阿拉伯和平倡議”,至今仍是糾正歷史不公,全面、持久解決這一中東根源性問題的基石。經濟上,沙特作為全球重要石油生產國和阿拉伯國家最大經濟體,致力于經濟多元化發展,推出“2030愿景”和“2020國家轉型規劃”,努力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并帶動海灣經濟振興。安全上,沙特主張開展國際合作,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去極端化”教化中心。人文上,沙特作為伊斯蘭教發源地,倡導開展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提出回歸“溫和伊斯蘭”,積極舉辦宗教與文明對話論壇等活動,增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合作。

            中方始終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沙特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堅定支持沙特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穩定,堅定支持沙特在地區變局中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堅定支持沙特發展與地區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堅定支持沙特為維護中東海灣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三、您如何看待沙特反恐和去極端化努力?中沙雙方在此領域如何開展合作?

            答:多年來,沙特從本國國情和地區實際出發,摸索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反恐和去極端化措施,為維護沙特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反恐方面,沙特加大對恐怖組織打擊力度,采取多種措施切斷涉恐資金源頭,積極參與反恐國際合作,資助聯合國反恐中心。在去極端化方面,沙特譴責極端分子對伊斯蘭教義的錯誤解釋,鼓勵宗教包容,并在多地設立教化中心,對受極端思想影響的人員進行感化引導。

            中沙都是恐怖主義受害者,也都是國際反恐合作的重要參與者。我們在反恐和去極端化問題上存在諸多共識,都主張加強文明對話,反對將恐怖主義同特定民族、宗教掛鉤;都堅持反恐應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反對采取雙重標準;都認為國際反恐合作在堅持聯合國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多傾聽恐怖主義受害國的聲音。當前,國際和地區反恐和去極端化形勢依然嚴峻。中國愿同沙特開展政策對話和情報信息交流,在技術合作和人員培訓、阻斷涉恐融資來源、打擊跨境有組織犯罪、去極端化經驗交流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維護好共同安全。

            中國在反恐問題上長期面臨嚴峻考驗。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東伊運”等恐怖組織在新疆策劃并組織實施了幾千起爆炸、暗殺、投毒、縱火、襲擊等暴恐事件,造成全疆各族人民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嚴重損害新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我們在加大對恐怖組織打擊的同時,充分借鑒包括沙特在內的國際社會反恐和去極端化經驗,在新疆依法開設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這是一種預防性反恐和去極端化的創新舉措,也是中方為國際社會開展反恐斗爭作出的有益探索,在本質上同沙方反恐和去極端化努力是一致的。相關舉措旨在化解極端恐怖主義思潮的影響,不針對特定的民族和宗教,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切實保障公民權利。在這些舉措的綜合作用下,新疆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已經連續2年多沒有發生暴恐案件,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顯著增強。我們的作法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包括廣大穆斯林群眾的歡迎和支持。

            四、中沙兩國如何加強國際事務上的協調配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答:中沙是全面戰略伙伴。長期以來,兩國在重大地區和國際事務上保持著良好的協調與合作。

            中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好伙伴。雙方都認為,國與國應平等相待,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雙方在聯合國等多邊場合密切協調配合,主張安理會改革應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反對人權問題政治化和雙重標準,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中沙是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好伙伴。雙方都支持維護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雙方努力推動中國和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自貿區談判,維護自由貿易,造福中海人民。中方支持沙方擔任2020年G20主席國。這將是G20峰會首次在阿拉伯國家舉行。相信沙方將成功舉辦一屆堅持多邊主義、倡導伙伴精神、引領創新增長、推動包容發展的盛會,為全球經濟治理把握航向。

            中沙是推動地區和平發展的好伙伴。雙方都認為,一個穩定、發展的中東符合地區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應堅持政治解決地區熱點問題的大方向不動搖,考慮地區獨特的歷史、文化、宗教等因素,通過政治手段、對話協商尋求全面、公正、持久的解決方案。同時,發展是解決中東許多治理問題的鑰匙。中方愿同包括沙特在內的地區國家深入對接發展戰略,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實現各國發展的融通聚力、相互促進,造福兩國及沿線各國人民。

            當前,面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中方愿同沙方一道,為促進地區及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做出更大貢獻,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共同努力。

            五、中國在促進地區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什么作用?在推動也門、利比亞等地區危機談判方面發揮了什么作用?

            答:中東的和平與安全不僅關乎地區國家根本利益,也關乎全球的穩定與發展。中東不穩,天下難安。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方始終高度關注中東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形勢,一直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倡導在中東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并同地區國家緊密合作,為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國積極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多方勸和促談,為推動中東熱點問題政治解決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在巴勒斯坦問題上,中國長期堅定支持巴民族大業。習近平主席2017年提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四點主張”,在地區引起強烈反響。去年召開的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會上,習主席旗幟鮮明地重申對巴勒斯坦正義事業的支持,堅定支持以“兩國方案”和“阿拉伯和平倡議”為基礎,推動巴以和談盡快走出僵局。在南蘇丹問題上,中國一如既往支持南蘇丹和平進程,把幫助南蘇丹實現國家穩定和發展作為優先方向。在利比亞、也門等熱點問題上,中國也始終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有關問題早日和平解決積極貢獻“正能量”。

            中國在黎巴嫩、南蘇丹、蘇丹達爾富爾、西撒哈拉地區承擔維和任務,共派出維和人員27023人次,為有關國家和地區恢復和平穩定、保護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13名中國軍人為中東和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中國還向科威特、伊拉克、黎巴嫩、也門、索馬里等國提供掃雷等援助,成為中國同地區國家安全合作的成功范例。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已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為6600余艘過航船舶護航,解救、接護和救助遇險船舶70余艘,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賞。

            中國還向有關國家難民提供大量人道主義援助,讓他們在動蕩不安中仍對重建和平家園保有希望。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會開幕式上宣布中方將向巴勒斯坦、敘利亞、也門、約旦、黎巴嫩五國提供總額7億元人民幣的新援助;同阿方探討實施10億元人民幣的維穩合作項目;設立“以產業振興帶動經濟重建專項計劃”,提供200億美元貸款額度,同有重建需求的國家加強合作。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受到地區國家民眾熱烈歡迎。

            可以說,在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問題上,中國始終是一支主持公道的力量,也是一支促進和平的力量。當前,中東地區的形勢仍在復雜演變,各種安全挑戰層出不窮。中國將與包括沙特在內的地區國家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為實現中東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作出不懈努力。

            六、您如何看待和評價敘利亞局勢?敘局勢復雜化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能夠推動政治解決?

            答:近來,敘利亞局勢出現重要變化。反恐斗爭取得重要成果,安全形勢明顯趨好,人道狀況有所改善。敘問題政治解決勢頭上升。在聯合國秘書長敘利亞問題特使的努力推動下,敘憲法委員會組建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各方圍繞委員會名單達成一定共識,為下階段推進敘政治進程奠定了基礎。

            推動敘問題早日得到妥善解決,既關乎敘穩定發展和敘人民福祉,也關系到地區和平穩定和長治久安。中方始終認為,政治解決是敘問題的唯一現實出路,敘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應當得到維護和尊重,敘國家未來應由敘人民自主決定。

            我們注意到,每當這些原則得到較好執行時,敘問題進展就會相對順利,反之則會不順甚至倒退。中方支持聯合國發揮斡旋主渠道作用,多次提出“中國主張”,并派遣特使穿梭往訪,積極勸和促談,呼吁敘有關各方通過包容性的政治對話,盡快推動敘政治進程,找到符合敘實際、兼顧各方關切的解決方案,國際社會也應抓住機遇,相向而行,為敘問題解決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中方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為推動敘問題早日妥善解決繼續發揮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取得巨大發展成就。中國的成功經驗對發展中國家有何啟示?對世界有何意義?

            答: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最成功的經驗,就是找到了一條完全符合中國國情并得到全國人民擁護的發展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0多年的艱苦奮斗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

            中國的發展用事實證明,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不止一條,“條條大路通羅馬”,世界上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只有本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立足本國實際情況,反映本國人民意愿,適應本國和時代發展進步的要求,才能找到正確的發展道路。中國發展的成功,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正在積極探索自身發展道路的國家提供了借鑒。

            作為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中國的發展振興本身就是對人類發展事業的重大貢獻。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決不輸出自己的社會制度,同時堅定支持包括沙特在內的世界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愿與各國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責編:彭寧鈴、孫熙越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