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平陰縣第15屆春風行動暨2019年春季大型企業用工招聘會圓滿落幕。據悉,會上,126家企業帶來了超過5000個求職崗位,4000多人趕求職大集,現場共達成就業意向1100余人,實現了企業、個人、社會等多方共贏。
春風行動招聘會年年開,2019年的招聘會傳達出的多個信號讓人喜上眉梢,更加堅定了平陰縣“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的戰略發展定位,對未來美好生活更加充滿了希望。
5000多個招聘崗位彰顯縣域實體經濟之強勁
招聘會上,平陰縣人社部門負責人士表示, 126家企業帶來了 5000多個崗位。其中企業絕大多數是該縣裝備制造、炭素電極、醫藥食品等四大傳統產業和玫瑰阿膠兩大特色產業,崗位絕大多數是生產、技術、銷售、管理等工作,這就充分體現縣域實體經濟強勁帶來的“優越性”。
據介紹,該縣企業用工需求猛烈上漲,得益于該縣多年來堅持的“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的發展定位。這幾年,以玫德集團、琦泉集團為代表的平陰企業加大走出去步伐,孔村炭素產業不斷加大技改膨脹,濟南伊利新上二期項目,海升集團攜“基地+工廠”模式落戶平陰,無不體現著該縣實體經濟的強大魅力。
教育培訓行業成為用工需求新熱門,反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培訓行業提供了超過10%的就業崗位,成為用工需求新熱門,這是本次招聘會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教育培訓市場越來越火爆,已經成為很多人都很羨慕的朝陽產業。據了解,該縣的教育培訓機構主要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教學教輔、特長輔導等。在縣城多家培訓機構,一到周末和假期,孩子們從四面八方涌來,生意十分火爆。這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真實寫照,由此帶來的商機顯而易見。
勞動力供給質量與崗位需求有矛盾,亟需加大“人才供給側”改善
據了解,現場求職者多數是30至50多歲的中青年人,以大中專畢業生、“4050”人員、失地農民和人到中年跳槽的中青年人員為主,高學歷、高層次人才不多,這與部分企業開出的高技術、高素質、高學歷崗位需求產生了矛盾,亟需加大“人才供給側”改革。
據悉,平陰縣2019年啟動了“平陰英才計劃”,啟動了人才安居工程建設,厚植重才愛才、引才用才的創業沃土,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前來落戶發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現象。另一方面,平陰縣通過建立培訓與就業緊密銜接的機制,開展實用技能培訓,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崗位需求,這也是培養人才就業之路。(張保健 周偉)
責編:王瑞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