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茶食之鄉姚莊:美麗鄉村建設書寫幸福生活新篇章

            2019-02-22 11:36:39     來源:海外網

             “自俺村支部公益林項目唱大戲認捐項目發布后,得到了全村人民的積極響應。當天就有98名黨員群眾參與認捐,募集項目資金20萬元。”日前,在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河南省郟縣姚莊回族鄉禮拜寺村,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法高興地說。

            1.png

            王國法介紹說,這片樹林是村里黨員群眾捐資栽種的,按鄉黨委部署統一命名為“公益林”。在鄉人民文化廣場北側還建有“組工林”,由中共平頂山市委組織部開展生態文明主題黨日活動而栽種,惟一由鄉黨委為主體進行管護,稱為“梅苑”。

            據了解,今年村里拆了不少舊房子,閑置出來的土地正在按照“一宅變四園”的規劃進行整治,對拆舊兩畝以下土地,全部規劃成樹園、果園、花園、游園,鄉村林果化、庭院花園化,村莊綠了、美了,環境越來越好。

            2.png

            此次禮拜寺村生態公益林認捐儀式的舉行,只是姚莊回族鄉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村支部公益”活動項目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鄉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先后投資一百萬元建成了7個村頭公益林游園,提高農民生活的獲得感。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在盤活農村資源、整合區位優勢的基礎上,扎扎實實地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生態宜居是關鍵

            姚莊回族鄉是平頂山市兩個民族鄉之一,是國家民委公布的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這里的茶食文化積淀深厚,南起福建武夷山、北至俄羅斯伊爾庫茨克的萬里茶路,曾在此穿鄉而過,素有“茶食之鄉”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曾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有一代文豪蘇軾在此品茗賦詩的記載。

            怎樣發揮好“茶食之鄉”的優勢,建設好美麗鄉村,成了姚莊鄉把生態宜居作為關鍵突破口。幾年前,市委書記周斌利用星期天走基層深入調研時,指導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琢磨綠色發展路徑,一直把姚莊人放在心坎上。

             

            3.png

            這兩年,該鄉正是按照郟縣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綠滿郟縣、綠秀郟縣、綠美郟縣、綠富郟縣”要求,以建設“森林小鎮”目標,自2018年以來,對全鄉所有道路生態廊道進行優化升級,建成了50米廊道1.6公里、30米廊道3公里,20米廊道4.2公里,村級廊道12.6公里,共計1500畝四季常青、一片花海的生態廊道,累計栽植綠化樹木20萬余株,并通過實施生態廊道工程、生態公益工程、生態共富工程“三大工程”,全力推進全域綠化工作,打造了獨具姚莊特色的三級生態廊道。同時抓好村黨支部公益項目實施,有力推動了全鄉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國土綠化等中心工作的扎實開展。

            4.png

            據該鄉黨委書記趙戰營介紹,自全省“森林河南”會議后,我們積極落實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和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的要求,以“種樹就是種幸福”為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大步向前,強力推進。截至目前,在生態廊道工程上,先后投入3700多萬元,在全長12.6公里的環鄉路兩邊各50米的寬度內,以及在轄區全長7公里的運糧河及陡溝河兩岸,實施了生態廊道建設。

            在生態公益工程上,以公益林建設為龍頭,以巷道綠化為網絡,以庭院綠化為輻射,一體化推進村域綠化。截止到目前,全鄉以黨建帶動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了新模式。目前,已通過“支部公益”形式發布公益林項目6批,參加項目認捐群眾320多位,募集資金100余萬元,種植各類樹木6000余株。

            在生態共富工程上,按照“綠美與綠富相統一”的要求,規劃建設獼猴桃、秋月梨、車厘子等林果休閑采摘示范種植區,鄉政府統一提供果苗、統一組織技術培訓,發動群眾大力實施林果業種植,村兩委干部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增加收入。

            該鄉還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倡樹文明鄉風,不斷夯實振興姚莊基礎,全力推進全鄉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先后榮獲了國家衛生鄉、國家生態鄉、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和河南省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

            治理有效是基礎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

            村容村貌是鄉村的外在體現,鄉風文明才是鄉村內在靈魂。姚莊回族鄉探索實施了“支部公益”新模式,還助推服務群眾解決最后“一米問題”。全鄉各個黨支部先后成功收集發布貧困戶鄰里幫扶照護、公益林建設、愛心助學、鍋爐拆改等各類回漢群眾身邊最后“一米問題”公益項目39個,累計募集公益善款77.33萬元。

            該鄉創新開展了“公仆星”、“公益星”、“孝悌星”、“四旁衛生星”、“四旁綠化星”和“庭院經濟星”六星評定和“最美姚莊人”評選活動,目前已評選出鄉級“六星”6名,村級“六星”30名,在全鄉營造了爭當先進、爭做好人、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鄉里還建成了6個村文化站和文化活動廣場,開放了6個村農家書屋,組建了6支民間藝術表演隊。舉辦了“抓黨建助力脫貧攻堅”文藝演出,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在孔雀莊園舉行姚莊回族鄉首屆鄉村旅游茶食文化節,每年正月十三在鄉民族團結大道舉行民間藝術匯演,每月在農家茶館舉辦相聲、戲劇演出,豐富了全鄉回漢群眾的文化生活,極大地促進了文明鄉風、淳樸民風、良好家風建設。

            產業興旺是重點

            該鄉還把建設美麗鄉村與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新型農業現代化、文化旅游產業化“四化”建設緊密結合,使產區變景區、產品變禮品、農房變客房;優美整潔的環境,淳樸的鄉風民風,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促進了全鄉各項事業的穩步發展,成為該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大亮點。

            該鄉明確了“打造全域休閑環境,發展全域休閑經濟”發展目標,實施了建設農家茶產業園、民族文化展示園、周末美食園、金鑲玉產業園、礦泉水產業園和園林娛樂產業園“六園”發展戰略,全鄉現已發展飯店、茶館40余家,燒雞、燒兔店20多家,牛肉加工店26家,賓客覆蓋鄭州、洛陽、漯河、許昌等周邊縣市。

            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生態園已初步形成花卉苗木種植、雜果采摘、生態養生、休閑度假和農耕體驗為一體的郟縣精品現代農業園區,讓游客在此不僅可以品嘗美食,還能觀賞到美麗的動植物,做到可游,可餐,可宿。

            鄉里還先后舉辦了環鄉自行車賽、萬人健步走、茶食文化節和中原首屆姚莊回族年貨大集等活動,建成了特色旅游商品展銷中心,打通了“郟縣一日游”,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

            5.png

            同時,姚莊礦泉水、運糧河生態文化公園、康迪種養一體化等一批高質量項目相繼落地籌建。2018年平頂山市林業生態建設現場會在這里召開,國家民委、省林業局、市委的相關負責人先后到姚莊調研,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姚莊,正以生態文明思想指導實踐,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姚莊的明天更美好!(圖文:健珺)

             

            責編:王瑞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