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蘇州:早春賞梅圣地“香雪海”已暗香浮動

            2019-02-22 09:05:47     來源:海外網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春落梅枝頭。百花之中,我對優雅嫻靜的梅花情有獨鐘。草長鶯飛之際,蘇州的賞梅圣地“香雪海”已是暗香浮動。

            從明代起,光福古鎮就有“鄧尉梅花甲天下”的美譽。當年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每次必到香雪海賞梅,更使香雪海成了江南梅苑中的一個“寵兒”。

            走進香雪海,漫山遍野的梅花錯落有致,風過處花浪涌動,仿佛身臨香國仙境,正如詩中所說的“路盡隱香處,翩然雪海間,梅花猶可在,雪海何處尋。”沐浴著春日的暖陽,我在梅花間慢慢游走,微風陣陣拂過,感覺通體蘊香。片片紅艷艷的春梅躍入眼簾,讓人精神一振,而春的感覺也在這片嫣紅中慢慢蕩漾開來。嗅著那一縷縷攝人魂魄的梅香,看著那一樹樹輕輕綻放的春梅,忍不住靜心聆聽花開的聲音。

            漫步在梅林中,盡情吮吸著梅花的香氣,身心俱爽。這時,我不禁吟起了這樣一首詩:“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望一襲花顏,聞一縷幽香,忽然間就理解了宋代詩人林和靖為什么會選擇遠離塵囂、梅妻鶴子的生活了。春風微醺,花香醉人,靜立著臆想的我,仿佛融入一簇一簇的花叢之中,心中溢滿了一片空靈。

            上得半山腰,在“聞梅館”憑欄四望,但見紅梅似片片朝霞,白梅如粉妝玉琢,綠梅更是清翠欲滴,好一幅梅花勝景圖。極目遠眺太湖的一片煙靄,頓覺心曠神怡,這里真是賞梅觀景的絕佳所在。順著“聞梅館”旁的山徑往上攀登,便是聞名海內外的“梅花亭”。亭為五角梅花形,其瓦頂、柱、欄、墻體、花磚、地面均為五瓣梅花狀,與周圍景致融為一體。眼前輕柔素雅的梅花彌漫數十里,真是“遙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頃。”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對香雪海心懷一片癡情。作家周瘦鵑曾多次來到香雪海賞梅,留下了“鄧尉梅花錦作堆”的贊美。國畫大師吳昌碩自稱“梅癡”,他曾說:“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

            梅花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菊花的質樸從容,也沒有水仙的婀娜多姿,卻有著超凡脫俗的傲骨。想起古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寒冬風雪的錘煉,梅花才更艷更香,而我愛梅,愛的正是梅花高潔、堅強、百折不撓的品格。

            走出香雪海時,游人中不知誰唱起了這一首我最愛的歌:“真情像梅花開過,冷冷冰雪不能掩沒,就在最冷枝頭綻放,看見春天走向你我……”(陳衛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22日   第 12 版)

            (原標題:蘇州賞梅

            責編: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