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爆雷股蹭熱點“翻身” 金龍機電“口無遮攔”遭關注

            2019-02-22 08:07:12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一面是“發展順利”,一面是“虧損收縮”,這樣的矛盾表述還出現于公司同一日的互動問答中。事實上,顯示屏業務對于金龍機電而言,可能非但不是拉動業績的“馬車”,反而是拖累盈利的包袱。

              林淙 記者 吳正懿

              互動易上稱“公司已具備柔性屏生產能力”,業績預告卻顯示相關產線正逐步收縮關閉,2月20日乘OLED之風斬獲漲停板的金龍機電,隔日就被監管關注。

              關注函直指金龍機電是否利用熱點概念炒作股價,并要求公司說明其OLED相關業務開展的具體情況,以及對此前后表述存在重大差異的原因。“前車之鑒”是,同樣在互動易平臺上與OLED“攀關系”的金明精機已于前一日被交易所下發關注函。

              盡管與OLED的關系被打上問號,卻無礙于金龍機電走出一條與業績“背道而馳”的漂亮K線。“一方面,市場對于OLED概念的炒作情緒比較濃厚,另一方面也和近期業績爆雷股強勢反彈的大背景密切相關。”市場人士指出,資金抬轎效應和對公司風險充分釋放的預期,都是此類個股漲勢兇猛的重要原因。

              “蹭熱點”還是真功夫?

              2月20日上午,金龍機電在互動易上表示,“公司OLED業務發展順利,技術條件成熟。公司和品牌客戶正在緊密接觸。公司已經具備柔性屏的生產能力。”

              此言一出,撩撥得一眾投資者心馳神往。當天金龍機電股價即告漲停,收于3.62元/股。當然,有心人不難發現,公司此前在公告里可不是這么說的!

              回查業績預告可見,金龍機電的觸摸屏顯示業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去年有關控股股東的負面消息更是加劇了其虧損幅度。基于上述原因,公司2018年將博一光電與金進光電兩家顯示板塊子公司的業務、資產逐步收縮、關閉,并對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約6.6億元。

              一面是“發展順利”,一面是“虧損收縮”,這樣的矛盾表述還出現于公司同一日的互動問答中。2月20日晚間,金龍機電在回答投資者問題時改口稱,“公司目前正在對觸控顯示業務進行收縮整合,公司OLED業務的發展方向尚未確定。”

              對此,深交所火速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解釋說明其在顯示屏業務發展情況的表述上存在重大差異的原因,并補充說明自OLED業務開展以來公司的營收、利潤、研發投入、專利技術、市場占有率及人才資金儲備、具備柔性屏生產能力的時間等情況。除需對其所稱“已具備柔性屏生產能力”解釋依據及合理性外,公司還需自查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未披露信息,是否存在利用OLED及柔性屏熱點概念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事實上,顯示屏業務對于金龍機電而言,可能非但不是拉動業績的“馬車”,反而是拖累盈利的“包袱”。

              金龍機電預計,公司2018年虧損將達22.8億元至22.85億元,同比下降444.72%至445.92%。巨虧背后是產品總體利潤的下降與大額的資產、商譽減值,其中觸摸屏顯示業務成為“重災區”。對此,金龍機電歸咎于近年來手機等消費電子終端市場競爭激烈,加之公司自身未能在該領域有效提升競爭力。

              爆雷股的股價“逆襲”

              雪上加霜的是,金龍機電實控人違規對外擔保,所持股份遭輪候凍結并面臨平倉等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還在延續。去年三季報顯示,控股股東金龍集團被其債權人提出破產清算的申請,成為導致公司去年客戶訂單減少、生產管理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

              金龍機電及其實控人金紹平曾于2018年12月被浙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事件緣起于2017年10月,金紹平私自使用金龍機電公章并以公司名義對外出具擔保書,為最高額為3.4億元的借款提供擔保。此外,2016年10月,金紹平妹妹金松英曾私自使用金龍機電公章授權東莞分公司對外提供最高額為600萬元的擔保。

              另據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東金龍集團所持公司股份的質押比例高達99.9792%,處于司法凍結狀態的股份亦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99.9996%。隨著前期股價的不斷下行,大股東正面臨平倉風險。

              比起真假難辨的顯示屏業務,公司的困境似乎更為實際。但這并未成為金龍機電股價上漲的“絆腳石”,農歷開年后公司股價已上漲逾30%。

              顯示屏業務前景存疑,控股股東麻煩不斷,金龍機電近期為何得到資本 “垂青”?分析人士表示,“市場整體回暖下,資金的炒作熱情也迅速升溫。尤其是已計提大額資產、商譽減值準備的公司,接下來有望輕裝上陣。”他進一步指出,“除此之外,對于大股東而言,緩釋平倉壓力甚至順勢出逃都是他們拉抬股價的動機。這從近期多支爆雷股的強勢反彈上都能看到。”

              與之類似,搭上OLED概念的華映科技近日也走出三連板。公司3.15元/股的最新收盤價已較月初上漲逾七成。有券商研報認為,公司在IGZO+OLED領域緊跟巨頭布局,未來有望實現爆發。

              而華映科技的業績預告則呈現另一種面貌。公司預計2018年將虧損37億元至55億元,同比下降1905.01%至2783.12%。另外,公司于2月12日獲悉,其控股股東中華映管認定對華映科技已喪失控制力,二者已非母子公司關系。該事項迅速引起監管關注。但截至2月18日,華映科技未能完成相關回復,并申請延期作答。

            責任編輯:王棟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