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金融科技掃描:多項指標領跑華南地區 去年吸引融資超90億元
本報記者 劉 琪
投融資額可以說是衡量行業景氣程度的一個關鍵指標。
《證券日報》記者從零壹財經獲取的數據顯示,如果按照城市劃分,2018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金融科技相關企業的投融資筆數分別為267筆、85筆、17筆和68筆,融資額分別為1610億元、183億元、34億元和91億元。在華南地區,深圳市領先優勢明顯。
金融科技融資額深圳市領先廣州市
從全球來看,金融科技的投融資額在快速增長。畢馬威近日發布的《金融科技脈搏2018》顯示,過去一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次數達到2196次,同比增長1.4%,金額達到1118億美元,同比增長120%。
聚焦到中國,據零壹財經發布的《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指數(GFI)與投融資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融資事件615筆,融資總額約為3256.3億元。
具體到城市來看,在《2018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位列7大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之首的北京市,去年金融科技融資事件267筆,融資總金額3472.72億元;上海市金融科技融資事件85筆,融資總金額183.09億元。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科技金融試點城市的深圳市,去年金融科技融資事件68筆,涉及融資金額達91.34億元;而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廣州市,去年金融科技融資事件為17筆,金額為34.49億元,無論是數量還是金額都遠低于深圳市。
得益于強大的互聯網基因,深圳市在網絡借貸行業也走在地區前列。據網貸天眼發布的數據,去年12月份深圳市地區網貸平臺成交總額為163.77億元,占廣東省成交額的65.25%,占全國成交額的11.87%,較11月份占比有所下降。深圳市P2P平臺數量在廣東省排名第一,截至11月31日,深圳市累計平臺數量達808家,占廣東省累計平臺數量的77.07%。
政策支持為金融科技發展打足底氣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深圳市金融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金融科技連續兩年被寫入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
深圳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做強做優金融支柱產業,出臺支持綠色金融和金融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消費金融、財富管理、互聯網征信等,新引進持牌金融機構25家以上,推動央行金融科技研究院等項目落地,打造市級金融控股平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而在2017年3月份,深圳市福田區率先出臺《關于促進福田區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政策成為我國地方政府首個發布的金融科技專項政策,從“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業態”、“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扶持力度”等六個方面出臺了促進福田區金融科技發展的多項措施。
同年10月份,深圳市政府印發《深圳市扶持金融業發展若干措施》提出,要充分發揮“金融創新獎和金融科技專項獎”的創新激勵作用,金融創新獎年度總額近2000萬元,金融科技專項獎重點獎勵在數字貨幣、金融大數據運用等領域的優秀項目。不少業界人士認為,金融科技正對傳統金融行業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對金融科技等給予的創新激勵,將具有重要引導意義。
在昨日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上,相關人士指出,規劃提及中國香港和深圳市將強強聯合,發揮極點帶動作用。中國香港有金融業優勢,是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而深圳市的科創產業領跑全國,兩者聯手成為大灣區最強的一環。同時,中國香港和深圳市地理位置相鄰,兩地早已有合作基礎,所以深圳市將會優先承接香港資源。
目前深圳市和中國香港之間建立了兩個合作區:在前海地區,中國香港向深圳市傳授金融開放和管理經驗;在河套地區,深圳市將會帶著中國香港一起打造高科技。目前在大灣區內的財富500強、中國民企500強和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以科技、綜合性和房地產公司為主,其中又數深圳市占比最多。因此,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經濟的發展,深圳市必將有進一步收益。
責任編輯:賈振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