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十六個“一號文件”,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突然想起一首古詩,是唐代孟浩然寫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過年的時候,哪怕是不事農桑的知識分子也將目光投到農業上,這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農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辦好農事,關鍵在黨。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說,“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如果鄉親們笑,這就是好政策,要堅持;如果有人哭,說明政策還要完善和調整。”各地農村情況千差萬別,制定發展目標任務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穩扎穩打、久久為功。當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牢固樹立起來,做到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不打半點折扣。
是否小康,要看老鄉。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必須不折不扣完成好。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鄉村治理機制,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激發和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對標全面小康的硬任務之一,就是要把穩住糧食生產作為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于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問題須臾不能放松。“天之覆者雖無所至,而地之所容者有限焉。”隨著消費升級,人們的需求已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要達到這一目標,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前提。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讓我們奮力譜寫決勝全面小康的“三農”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周二中)
來源:中國常州網
責編:彭寧鈴、孫熙越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