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回漢人老家?過漢風大年——真美漢中歡迎你” 2019漢中新春盛典暨新時代民俗文化嘉年華活動迎來收官活動——漢風大年元宵喜樂匯。隨著元宵喜樂匯活動的順利開展,“漢風大年”實現完美收官。
月滿人團圓,合家歡樂鬧元宵
元宵節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漢風大年”元宵喜樂匯活動充分考量漢中市、漢文化民俗民風傳承和發展,開展了一系列熱鬧喜慶的全民互動活動。
在陜西漢中天漢樓廣場舉辦的有“元宵喜樂匯”和“漢風大年百福迷宮燈謎會”活動。“元宵喜樂匯”為公眾呈現了驚險的高空走鋼絲、生死輪等雜技表演。雜技團隊是來自有著“雜技之鄉”美譽的河北省吳橋縣,2006年吳橋雜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百福迷宮”由上百個“福”字和原創燈謎組成,讓人們穿越迷幻之境的同時,深入了解漢文化的知識和內涵。另外,迷宮的形狀設計是數字“2019”,寓意新穎,妙趣橫生。
絲路廣場上,活動同樣多姿多彩,熱鬧非凡。“金童掌燈傳幸福”由多名金童參與,手持花燈,傳遞幸福和喜樂。富有極強互動性的“魔術和雜技表演”,為元宵節增添無限神秘和熱鬧氣氛。“絲路長廊猜燈謎”活動現場有許多精美小禮品發放,吸引游客紛紛駐足。
此外,在銀杏廣場上,“第五屆天漢景逸白果樹英語角”濃情開展。白果樹下,會會一起學英語的老友,聊聊春節間的所見所聞,感受新一年的幸福生活。另外,借此活動,天漢景逸酒店還將發起為環衛工人送溫暖的活動,為他們送上精心制作的美味湯圓,表達對環衛工人的敬意。
元宵喜樂匯系列活動保留了傳統的元宵節賞燈、猜燈謎活動,使人們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同時,活動還創新加入了原創謎面征集、走迷宮、吳橋雜技、魔術、英語角等市民喜聞樂見的活動,大大豐富了節日內涵,實現了在活動形式和文化意義上的雙重創新,助力“漢風大年”圓滿收官。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人民營造幸福新年
“漢風大年”嘉年華系列活動牢牢緊扣營造“漢中人民的幸福新年”、“外地游客的漢風體驗新年”兩大宗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抓住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以“回漢人老家?過漢風大年”為主題,從“啟幸福、求幸福、享幸福、秀幸福、傳幸福、匯幸福”六大定位出發,深入挖掘漢民族民俗民風文化、漢中民俗民風文化內涵,打造了一場具有漢中特色的新春文化盛宴。
活動融合民俗與現代、懷舊與時尚,極大的豐富了市民新春生活,實現了廣大市民追求美好生活品質的期待,全面提升華夏兒女對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時,整個嘉年華活動均免費向市民和游客開放。尤其在2月7日(大年初三)免費開通“漢風大年”高鐵專列、免費大巴,讓游客免費體驗活動。對于“天漢集市”的商戶,組委會進行有針對性的補貼,充分保證商戶和游客權益。另外,活動還對非遺項目進行了補貼,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助力“三市”建設,促進新區“三生融合”
“漢風大年”是漢中市委、市政府打造的重點文化旅游品牌。在高鐵通車、航空副樞紐初具雛形、多個重大漢文化項目紛紛落地的背景下,漢中市進入全面建設“十三五”規劃和追趕超越建設“三市”的關鍵年份。恰逢祖國七十華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三市”,組委會通過精心組織、大力推廣,為漢中人民營造幸福祥和的新年氛圍。
作為漢中市近年來重點打造的全新城市名片,被譽為“城市會客廳”的濱江新區是此次“漢風大年”系列活動的主要實施場地。天漢文化公園(天漢長街)背靠漢江,風景秀美,通過豐富多彩的新春嘉年華活動,吸引人氣、營造良好的商業氛圍,大大提升天漢長街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強化濱江新區“城市會客廳”的功能定位,促進新區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為漢中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新動力。
打造熱門品牌IP,為漢中發出全球聲音
活動借助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這一絕佳機會,創造性地策劃、實施“漢風大年”,形成差異化競爭。在漢文化方面,搶占春節良機,創意設計系統視覺形象體系,全面對“漢風大年”實行了商標注冊與品牌保護,“漢風大年”成為漢中市獨有的城市品牌資產,其他地區不能復制與模仿;在節慶層面,形成以漢文化為特點的春節慶祝模式,與其他地區春節慶祝模式形成區隔,打造出富有漢中特色的春節節慶品牌。
活動讓漢文化深入漢中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漢中獨特的城市文化;突出漢中優美環境與生態,形成與西安、成都的互補優勢,實現高鐵時代的人群截留,彌補漢中春節期間旅游淡季的空白,實現旅游人數和收入的大幅增長。
“漢風大年”站位全球,面向世界宣傳漢中。1月11日的啟動儀式上,面向全球發出“一封家書”,邀請全球華人回“漢人老家”過年;2月5日,“漢風大年”登陸美國時代廣場路透社大屏,面向世界發出漢中聲音,引爆全媒體跟蹤報道,助力漢中市全面發展、走向世界。(李俊)
責編:王瑞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