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春聯、送墨寶、傳技藝……2月19日,成都市武侯區政協副主席、民建成都武侯區總支主委劉立新率總支會員、會員書法家等十余人走進四川省邑州監獄,開展“浸潤書香,情暖高墻”活動。
天寒地凍,翰墨飄香。上午9點45分,以“浸潤書香,明理向善,放飛希望”為主題的文藝匯演在服刑人員“威風鑼鼓”聲中拉開序幕。民建武侯區總支主委劉立新向監獄授“同心文化幫教基地”匾牌;中共武侯區委統戰部副部長王睿、民建武侯區總支副主委耿璐璐向監獄授“文化潤心,共建共育”字匾;書法家康俊等向獄警贈送象征吉祥美滿的“福”字。“這是總支踐行‘同心’思想,傾力服務社會、服務特殊教育的重要舉措和有益嘗試。”劉立新表示。
隨后,享譽會內外的康俊、藍天果、李茂君等民建書畫家們展紙揮毫,筆走龍蛇,一幅幅靈動雋秀的字,在大師們的揮筆下一氣呵成,為服刑人員和民警職工創作出一批勵志成才、追求夢想、凝聚正能量的書法作品。書法家們還與服刑人員切磋技藝,對服刑人員的書法作品進行點評和示范,鼓勵他們把刑期當學期,通過研學書法陶冶情操,洗滌心靈,早日回歸。服刑人員鄭自新(化名)說,自己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以前閑暇之余都會來上幾筆。進入監獄后,他曾以為這一畢生愛好將一去不返,沒想到“同心文化幫教基地”的成立延續了他書法藝術的夢想,讓他的改造之路有墨香陪伴、藝術相隨。
“監獄十分重視營造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圍,引導服刑人員安心改造。類似這樣‘請進來’的活動,為豐富監區文化建設,豐富服刑人員的文化生活,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改造氛圍有著重要的意義。今后,監獄將繼續積極協調地方,搭建教育平臺,豐富教育資源,不斷探索獄地合作形式,為服刑人員順利回歸社會創造有利條件。”監獄長王勇如是說。
武侯區政協副主席、民建武侯區總支主委劉立新介紹,監獄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容。為了讓服刑人員也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民建武侯區總支積極開拓文化惠民新形式,將文化服務工作從普通大眾延伸到弱勢群體、特殊群體當中。此次“同心文化幫教基地”在邑州監獄掛牌,是我們為服刑人員這一特殊群體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建立的一項長效機制。今后,我們將通過多種送文化進監獄的形式,豐富服刑人員文化生活,讓文化成為提高服刑人員改造質量的軟實力。
服刑人員還自編自導自演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鏗鏘的“威風鑼鼓”拉開了整臺文藝演出的序幕,激情四射的表演為整場演出營造出歡樂、熱烈的藝術氛圍;《太極扇》的演員以柔韌的身姿、敏捷的動作博得陣陣掌聲;川劇變臉讓大家驚嘆不已,為觀眾帶來完美的藝術體驗;充滿正能量的快板《五大改造為主題》在服刑人員心中引起陣陣共鳴,掀起陣陣喝彩......經過一個半個小時的精彩表演,文藝演出在《我和我的祖國》溫暖的旋律中落下帷幕。本次文藝演出,在歡樂的氣氛中傳遞了踏實改造、重新做人的正能量,滋潤著囚子心田,讓服刑人員對新生活充滿希望和向往。 (圖文:陳德軍 耿璐璐)
責編:王瑞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