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西非和薩赫勒地區尋求破解安全困局

            2019-02-21 07:06:41     來源:海外網

            ■多種原因導致西非和薩赫勒地區面臨不斷加劇的安全挑戰,超過1000萬居民的生活正受到各種威脅。

            ■西非和薩赫勒地區國家面臨跨境安全和人道局勢等困難,需要區域國家聯合應對。

            ■國際社會在幫助地區國家處理熱點問題的同時,應當注重加強區域國家自身能力建設。

            最近一段時間,西非和薩赫勒地區的暴恐形勢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極端組織“博科圣地”“伊斯蘭國”及“基地”組織北非分支等在尼日利亞、尼日爾等地接連制造恐怖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盡管地區多國加大了反恐力度,但恐怖組織的活動并未減少,同時新生恐怖組織還在不斷滋生蔓延。

            日前落幕的第五十五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年度報告指出,多種原因導致西非和薩赫勒地區面臨不斷加劇的安全挑戰,超過1000萬居民的生活正受到各種威脅。不少與會代表擔心該地區的安全風險大幅外溢,呼吁得到國際社會支持。

            地區安全形勢持續惡化

            近日,尼日利亞接連發生襲擊事件。2月19日,尼日利亞卡杜納州州長魯法伊在首都阿布賈參加尼總統布哈里召集的安全會議后對媒體說,15日發生在尼北部卡杜納州8個村莊的襲擊事件目前已造成130多人死亡。

            尼日利亞長期遭受極端組織“博科圣地”的安全威脅。本月1日,“博科圣地”對位于尼日利亞東北部邊境地區蘭鎮發動“毀滅性”襲擊,造成至少60人喪生;16日,尼東北部博爾諾州首府邁杜古里遭遇疑似“博科圣地”武裝人員的襲擊,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的11人死亡。受此影響,尼日利亞原定于16日舉行的總統選舉已推遲至23日舉行。

            在尼日爾,盡管該國安全部隊進行了大規模調集和部署,但西部和南部地區仍面臨安全挑戰。尼日爾安全部門2月18日發布消息說,該國迪法省博索地區的一個難民營17日晚遭“博科圣地”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3名難民和一名當地居民死亡。本月13日,尼日爾西部多索省一警察局遭到不明身份武裝人員的襲擊,造成3人死亡;15日,“博科圣地”武裝人員對迪法省謝蒂馬里地區一軍營發動襲擊,導致8人死亡、29人受傷。

            與此同時,貝寧和多哥等國都出現了極端組織制造的襲擊和綁架事件增多的情況。近幾年來,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數個極端組織造成布基納法索至少255人死亡。近期由于安全事件顯著增多,在布基納法索的13個地區中,7個地區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布基納法索外交部長阿爾法·巴里近日表示,極端組織在西非和薩赫勒地區的活動不斷增加,現在已經威脅到沿海國家,“我們看到貝寧、科特迪瓦和加納邊境也遭到了襲擊,風險正在向西非沿海地區蔓延”。巴里表示,盡管法國軍隊介入馬里阻止恐怖勢力壯大已經有6年,但這一行動的前景很黯淡。

            多重因素加劇恐襲風險

            西非和薩赫勒地區的恐怖活動頻發引發國際社會擔憂。薩赫勒地區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非洲中部蘇丹草原地區之間的帶狀“走廊”,橫跨塞內加爾、毛里塔尼亞、馬里、布基納法索、尼日爾等國。在這一地帶,武器和毒品走私、人口販運以及非法武裝活動都十分活躍。這一地區還是民族宗教矛盾的結合地區與沖突地區,串聯了非洲國家多個“麻煩區域”:在薩赫勒地區南部,“博科圣地”化整為零,在尼日利亞、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多國擴散。“伊斯蘭國”北非分支武裝人員則隱藏在馬里、尼日爾等國頻繁發動襲擊。薩赫勒地區東部是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多股武裝力量在當地盤踞。

            西方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此前發布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指出,世界五大恐怖組織中有4個在非洲發動過恐怖襲擊,其中3個組織的大本營在非洲。專家指出,非洲國家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沒有足夠財力來防范和打擊恐怖組織;同時,非洲國家大多失業率高,導致不少貧困人口受到蠱惑而加入恐怖組織。西非和薩赫勒地區成為恐襲事件頻發的“重災區”與這一地區國家經濟不發達、政局不穩定息息相關。

            不久前公布的聯合國秘書長關于聯合國西非和薩赫勒辦事處工作情況報告顯示,恐襲活動及人口販運對西非和薩赫勒地區安全局勢構成嚴峻挑戰。在這一地區人口增長率高企、青年人就業狀況惡化的情況下,當地的安全風險不斷升高。而當地政府采取的緊縮措施,包括取消對基本必需品的補貼,造成社會緊張氣氛加劇。此外,極端氣候和生態破壞引發的糧食問題也在加重地區不穩定。恐怖襲擊猖獗導致學校停課,基本社會服務中斷,投資計劃擱淺,當地青年無法獲得發展機會,這又進一步為恐怖主義滋生提供溫床。

            各國需要協力應對挑戰

            在上周閉幕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不少與會代表對西非和薩赫勒地區安全形勢表達了更大的擔憂,認為這一地區的安全風險已經出現外溢。前往歐洲的非法移民、部分“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北非恐怖分子以及部分也門非法軍火交易均與這一地帶關聯不小。在這一區域國家政府能力有限的大背景下,多國代表呼吁國際社會向西非和薩赫勒地區提供支持和幫助。

            西非和薩赫勒地區國家面臨跨境安全和人道局勢等困難,需要區域國家聯合應對。目前,這一地區國家在打擊跨境有組織犯罪和恐怖組織方面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乍得湖盆地國家多國聯合部隊、薩赫勒五國聯合部隊正自主應對地區挑戰,共同維護集體安全。與此同時,法國在該地區保留了約4500名士兵,并推動馬里、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多國部隊加大打擊恐怖活動。南非“國防網”分析稱,在法國軍隊支持下,薩赫勒五國集團雖然在馬里中部的反恐行動取得進展,但不穩定局勢已蔓延至鄰國布基納法索和尼日爾,在安全局勢升級的情況下,五國集團的打擊行動因資金問題及協調不力而受阻。

            國際社會也在采取措施及呼吁向西非和薩赫勒地區提供支持。2018年9月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有關乍得湖區域的高級別會議上,國際社會承諾為該地區1700萬受到“博科圣地”影響的人口提供20億美元人道主義援助資金。聯合國建設和平委員會強調為該地區應對氣候變化與建設和平而采取多維方法應對挑戰的重要性,包括改善各級合作伙伴的協調和政策一致性、調動所需資源執行各種支助戰略等。

            在最近聯合國安理會討論西非和薩赫勒地區安全局勢的會議上,聯合國負責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拉克魯瓦表示,薩赫勒五國集團聯合部隊在組建方面已取得長足進展,超過80%的部隊已經成功部署,但由于重要裝備和培訓不足,全面部署的期限被迫一再推遲,實現部隊的全面部署需要國際社會支持。“目前有近50%的認捐款項尚未劃撥”,拉克魯瓦敦促各捐款方切實履行認捐承諾,向聯合部隊提供急需的資金支持。拉克魯瓦同時強調,聯合部隊打擊行動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切實消除該地區不安全和不穩定的根源。五國集團聯合部隊必須作為聯合國薩赫勒綜合戰略及五國集團優先投資計劃的一部分,推動這一地區經濟和社會包容性發展,同時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有專家指出,國際社會在幫助地區國家處理熱點問題的同時,應當注重加強區域國家自身能力建設,支持有關國家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非盟《2063年議程》,幫助地區國家早日消除沖突根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報約翰內斯堡2月20日電 記者 呂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21日   17 版)

            責編:張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