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加坡華商趙學斌:用誠信贏得建筑業好口碑

            2019-02-21 06:07:05     來源:海外網

            圖為趙學斌(右五)在工程項目現場指導工作。  楊  子供圖

            趙學斌是被逼著創業的。談及創業經歷,他感激一路有妻子楊子相伴同行,給予他無限的勇氣和信心。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齊心協力、誠信經營、安全第一,在他們夫婦二人不懈的努力下,科立私人建筑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劍,在新加坡建筑行業贏得良好口碑。

            移居獅城 攜妻創業

            2000年,31歲的趙學斌應聘到一個校友在新加坡開辦的建筑公司工作,正式移居獅城——新加坡。

            到新加坡之前,趙學斌已經在中國工作8年。1992年,他畢業于南京河海大學土木系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畢業后,他先在家鄉江蘇省鹽城市一家建筑公司做預算施工。為了尋求更大發展,他應聘到南京一家建筑公司,擔任注冊造價師,事業小有成就。

            “當時,我有一個3歲的孩子,家庭美滿,事業穩定,生活很幸福,但還是想出去闖闖。”就這樣,趙學斌告別妻兒,踏出國門,開啟一段未知的生活旅途。

            初涉異鄉,趙學斌有諸多不適應。“當時,新加坡建筑公司的管理方式與中國差別很大,工程現場管理、預算管理、質量檢測等都由一個人來負責,往往一個人要干幾個人的活,工作強度大、節奏緊,加班是常有的事。”他沒有向新環境低頭。專業過硬,加上肯吃苦、勤鉆研,他很快進入角色,不僅對公司的業務駕輕就熟,還經常超額完成任務。

            回憶過往,趙學斌坦言,這些都為他日后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2005年,在新加坡的工作和生活逐漸安定下來后,趙學斌把妻兒接到新加坡,全家團聚。妻子的到來為他的事業帶來新啟發,增添新動力。

            “妻子看我每天早出晚歸,工作那么辛苦,但每個月的工資卻不多。為了掙錢養家,她沒少替我操心,不僅暗地里幫我打聽新加坡建筑行業的發展情況,還每天自己看新聞了解行業動態。‘功課’做足后,她建議我辭職創業,并堅信我可以做好。”面對妻子的建議和鼓勵,趙學斌沒有馬上響應。性格一向謹慎細致的他知道創業風險很大,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看出趙學斌的猶豫和遲疑,妻子開啟第二輪攻勢。“當時,我們剛有第二個孩子,妻子把兩個選擇擺在我面前:一是他們母子三人回國,留我在新加坡繼續工作;二是我辭職創業,我們一起賭一把,輸贏都認。”趙學斌深知妻子“刀子嘴,豆腐心”,更被妻子果敢自信的勇氣打動,他決定試試。

            “生意和生活有時像一場賭博,你不賭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時至今日,趙學斌慶幸自己當年邁出關鍵一步,更感激妻子的鼓勵和堅持。說來也巧,當時趙學斌剛好有個朋友打算轉手一家公司,趙學斌夫婦二人就全盤接手過來。艱難的創業之路由此開始。

            雷厲風行 站穩腳跟

            趙學斌雖然不善言談,但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找項目、招人馬、寫方案、做預算……積累了多年的工作經驗派上了用場,他做起事情來有條不紊,效率極高。

            2007年,趙學斌接到第一個建筑工程項目。“我們主要做建筑分包項目工程,當時為了樹立好口碑,我們虧錢接下第一個項目,大概虧了十多萬,也算是交入門學費了。從那以后,很多生意就慢慢找上門了。”他絲毫不敢懈怠,只要有項目都接,并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當時,我們幾乎每個周末都泡在工地,早上7點出門,晚上10點回家。為了節約成本,我們經常自己去材料工廠,買建筑材料。”趙學斌說:“我們要與時俱進,采用最新的建筑材料,為客戶提供超乎預期的服務。”

            事業漸有起色,趙學斌奮斗的激情和動力更足了。然而,光榮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創業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風順。

            2012年,公司生意剛小有所成,就遭遇重創。“當時我們為一家上市的建筑公司建造一套公寓,沒想到那家公司突然倒閉,我們投入的近百萬資金打了水漂,收不回來,很是心痛,卻毫無辦法。2014年,公司又經歷了一次類似狀況,損失數十萬元,真是雪上加霜。”趙學斌沒有氣餒,“吃一塹,長一智。自此以后,我們在承接工程之前會仔細考核項目和公司資質,確保誠信可靠;另一方面,我們也留足儲備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打理建筑公司,要考慮的問題非常多,工期、材料、工人、安全等,不可行差踏錯半步。為此,趙學斌和妻子承受了巨大壓力,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終于迎來了公司的成長爆發期。

            “我們這些年做的項目很多,醫院、工廠、學校、商場、地鐵站、維修站,不一而足。”2014年,趙學斌的公司接下了大士地鐵轉換維修中心的工程,2016年開始了濱海南地鐵站工程,2017年承建了新加坡國家癌癥中心項目,2018年參與建設東海岸到湯申線的東南亞最大的地鐵維修轉換中心和多功能停車場。

            項目越做越多,新商機也隨之而來。建筑工程經常需要用到各種機械,于是,趙學斌決定成立一個工程機械公司,專門進行混凝土泵的租賃和維修。目前新公司運營狀況良好。

            誠信經營 凝心聚力

            談起自己公司的競爭優勢,趙學斌笑著說:“建筑公司都大同小異,嚴把安全質量關是我們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不二法寶。很多公司注重搶工程進度,但我們公司堅持安全第一,品質第二,速度第三,不斷采用新型材料,提高生產力。這讓我們安然度過了金融危機和市場不景氣的時期。”

            收獲遠不止這些。因為一直以來趙學斌對安全和質量的重視和投入,2018年9月,新加坡國家陸路交通管理局授予趙學斌的公司LTA結構分包安全獎,這也是分包建筑公司唯一的安全獎。這讓趙學斌備感光榮。

            公司發展蒸蒸日上,趙學斌依然很努力。“公司要未雨綢繆,平時就要懂得積累經驗,及時把控風險,即便發生什么事情,也不能影響公司的正常營運和工人們的工資發放。”趙學斌初心很樸素,誠信為本,責任至上。

            “做生意這么多年,我們公司沒有欠過工人一分錢,也沒有過任何糾紛和官司。”趙學斌滿是自豪,“信用很重要,承諾別人的一定要做到。我們的工人來自中國、印度、孟加拉國等不同國家,為公司的發展獻智出力,我們沒有理由對他們不好。即便在整個建筑市場工人都緊缺的情況下,我們也不缺工人,他們都愿意為我們公司干活,這也是另一種口碑。”

            口碑的積累反過來助推趙學斌事業再上新臺階。“我們公司就像一個大家庭,員工的離職率非常低。大家齊心協力,才保證每個項目工程順利完成。”趙學斌說。

            經營公司的同時,趙學斌不忘熱心公益,每年都為新加坡西北市鎮理事會捐款,資助孤寡老人,為老人院的老人們發放新年紅包。

            “做人要講誠信,更要有感恩之心。我們很感激一路走來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他們是我們擁有的最大財富。”趙學斌希望,他可以盡己所能去幫助別人,回饋社會。賈平凡 賀玉榮

            原標題:

            新加坡華商趙學斌:

            用誠信贏得建筑業好口碑(商界傳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21日   第 08 版)


            責編:侯興川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