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前兩年資本瘋狂如今快速退潮 影視產業鏈回歸理性

            2019-02-20 18:22:21     來源:央視財經

              前兩年資本瘋狂,如今快速退潮!這個圈兒“人傻錢多”的時代變了……

              今年多部春節檔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截至2月18日上映14天,《流浪地球》累計票房超39億元,《瘋狂的外星人》累計票房達20億元,《飛馳人生》累計票房超15億元。但在這紅火的春節檔之前,影視行業卻在經歷一輪調整,影視題材導向、天價片酬治理、稅收秩序規范、打擊收視率造假、網臺統一播出標準等,各項政策密集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對行業的整頓,整個影視產業鏈逐漸回歸理性。資本從瘋狂涌入到謹慎退出,影視行業“人傻錢多”的時代正在發生改變...

              制片人:影視產業鏈回歸理性

              王利鋒是一名編劇兼制片人,在2006年進入影視行業。他告訴記者,隨著廣電總局“限薪令”的發布,以及一系列相關政策對行業的整頓,整個影視產業鏈逐漸回歸理性,制作成本的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編劇兼制片人 王利鋒:以前拍戲可能有一部戲,演員的成本大概會占到60%,但現在不會,現在整體的美術費用大概會占到20%左右。我們的演員費用相差不多,20%左右,有部分可能稍高,但是也不會高過30%。在后期制作特效上,我們大概占比將近在10%-15%,剩下的就是主創團隊的勞務制片成本,包括場景使用、置景、道具、服裝。

              2018年11月9日,廣電總局規定,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

              2018年10月2日,國家稅務總局通知,對2016年以來的影視行業企業和高收入從業人員的申報納稅情況進行自查自糾。

              截至2018年底,自查申報稅款117.47億元,已入庫115.53億元。目前自查自糾階段已經結束,規范工作轉入督促糾正階段。

              橫店影視城董事長 桑小慶:一方面,有一部分劇組因為監管的原因對題材重新做了調整,所以有些影視劇的制作就推遲了時間,有些也做了一些取消。2019年,目前1月份大概已經有56個劇組在橫店影視城拍攝,有42個劇組在籌備,這個數量跟2018年的1月份應該也持平。

              網劇市場規模已超電視劇

              據了解,目前網劇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傳統電視劇,制作成本和演員陣容也逐漸與傳統電視劇縮小差距。在題材上,電影電視劇也呈現出了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影視行業出現了什么新趨勢?什么樣的影視作品備受青睞呢? 

              央視財經記者在橫店遇到了一個古裝劇劇組,飾演御前侍衛的路宏今年28歲。他告訴記者,他在19歲第一次出演電視劇,當時接到的多是主角的兒子這類角色,沒有擔任主角的年齡條件。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是校園青春類型,給了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演員 路宏:我年齡小的時候,大部分影視作品是以我上一代的人為主要故事線,跟故事背景可能不會有太多特別之重的角色。但是現在整個市場,以18歲、19歲、 20歲的年齡,作為男一號女一號的戲有很多。 

              記者在橫店影視城隨機采訪了一些游客,他們青睞的影視題材各有不同,但在選擇時都比較看重劇情內容和主創團隊。

              游客:最近剛看了一部《流浪地球》,平時比較喜歡看一些好萊塢大片,它們的制作、故事、劇情各方面還是挺不錯的。國內有一些走心的影片也比較喜歡。

              游客:我從個人角度出發,還是看它整個劇情真不真實。也不是說一定要特技特別多,也不是說演員顏值特別高,也不是說名氣特別大,只要拍得表現真實,能表現出整個影視劇的思想是比較重要的。

              橫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今年,劇組的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年代戲和現代戲劇組比例提升,古裝戲劇組比例減少,兩者比例由3:7變成5:5。此外,網劇的爆發式增長也在橫店留下了痕跡。 

              業界的三大視頻平臺也在不斷打造自制劇,主打系列頭部劇和IP改編劇。例如,騰訊視頻以熱門網絡文學改編的《扶搖》和懸疑探案類的《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愛奇藝自制的青春校園劇《獨家記憶》,優酷的《北京女子圖鑒》《上海女子圖鑒》和《白夜追兇2》。

              演員 李明:原來這些短劇小劇,可能小導演或者小的制作團隊,他們去作為練手的平臺,但是隨著這些年的變化,我感覺到現在這些大的網劇也是做得非常精良,非常有品質,也深受觀眾喜愛。

              投資熱退潮 制片方更注重風險

              隨著影視行業投資熱的迅速退潮,整個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影視投資常見的風險又有哪些?

              張曉萍做了多年影視劇制片人,親歷了資本從瘋狂涌入到謹慎退出的全過程。她坦言,盡管如今的投資環境非常謹慎,但前兩年資本瘋狂的時候,只要選擇熱門題材,如仙俠或諜戰,基本上都能賺錢,所以各路資本的投資意愿非常強烈。

              制片人 張曉萍:最瘋狂的時候,說你有什么劇,你有什么,大概投資多少錢,只要你說一個數字,別人都會來,就愿意跟你投。但現在不一樣,至少要考慮你這部戲是哪個平臺播出,哪個平臺是有意向的。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資本的快速退潮還影響了影視劇的制作方式和流程。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資本的快速退潮還影響了影視劇的制作方式和流程。

              編劇兼制片人 王利鋒:以前我們拍劇只要有大演員,劇本出大綱,分集大綱有就拍了,基本上就邊拍邊寫,那么現在因為平臺回歸理性,那么我們再更注重劇本,所以現在我們就反過來,你首先現在是首先有劇本,然后有一個好的團隊,再其次才是找一些合適的演員。

              楊毅從事風險管理咨詢工作,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他們公司接到的關于影視劇投資的糾紛案件就呈上升態勢。案件主要是兩大類,第一類是帶有欺詐性質的虛假標的,一些理財公司通過影視投資平臺,打著一些知名演員或制作人參與的名義,利用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無處核實的特點,發行影視投資類理財產品。

              融法創恒風險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毅:他會用一個很好的宣傳手段,讓你相信是存在的是真的。尤其是對于某些特定的演員,特定的明星的崇拜,導致了這種情況,甚至有些是為了逐利給你許諾給你高額的利息,讓你覺得我能夠掙很多錢,又有一些明星大腕坐鎮,肯定票房有保證,但其實這個項目根本就不存在。

              楊毅說,他們接觸較多的第二類糾紛案件是因為政策調整,演員過失毀約的,給影視劇制作帶來一系列連鎖影響,換演員、調檔期、重新拍攝、開播延期,除了在人力財力上花費眾多,一旦投資人失去耐心撤資,就會導致資金鏈斷裂。

              融法創恒風險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毅:你要去考慮是不是一個很好的故事,這很關鍵的。你的演員再好,你的內容很空洞,你也沒有票房,大家也不認賬,還要看出品人,制片人,甚至發行人。為什么發行人都要看,是因為他有沒有經驗,因為什么事都要宣傳,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 

              市場逐步消化利空 未來關注爆款影視

              隨著《流浪地球》票房不斷走高,其出品發行方中國電影2月11日公告,預計來源于該影片的收益為一億左右。北京文化公告,預計來源于該影片的收益約為7300萬元到8300萬元。爆款作品的出現往往能為公司業績帶來巨大提升,A股影視板塊到底還蘊藏著哪些投資機會呢? 

              A股影視板塊上市公司共31家,市值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光線傳媒華誼兄弟,以及華策影視,其中的龍頭萬達電影主打影院經營,觀影收入占比超六成。中國電影、光線傳媒和華誼兄弟主打電影制作和發行,華策影視則是電視劇制作龍頭。

              從這五家上市公司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來看,除了中國電影和光線傳媒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余三家表現不佳。

              萬達電影預計2018年歸母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15.00%至9.00%,原因是2018年第四季度全國電影票房低于期初預測;

              華誼兄弟預計2018年歸母凈利潤虧損超過9.8億元,這也是華誼兄弟上市以來首次凈虧損; 

              華策影視預計2018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8.48%至52.71%,原因是政策密集出臺,下游渠道方不再把流量作為唯一的購劇標準,短期內影視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受到了影響。 

              央視財經記者觀察2018年來影視股的漲跌幅情況,發現31只個股中,僅中國電影一只股票累計上漲約5.87%,其余均累計下跌,29只個股累計跌幅超過15%,11只個股累計跌幅超過50%。

              長城證券互聯網與傳媒首席分析師 楊曉峰:A股很多影視公司發布了業績預告,很多影視公司2018年基本上是業績虧損的,所以導致股價有一定下滑,但目前的話,其實市場已經在逐漸消化利空了。

              凈資產收益率方面,板塊市值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中,光線傳媒最高,達到25%,華誼兄弟最低,僅為5.54%。縱觀2013到2017年的五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萬達電影最高,超過21%,其余四家均保持在10%-15%。 

              估值方面,板塊市盈率中位數在18倍左右,處于近五年低位。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中,光線傳媒最低,市盈率不到10倍。 

              分析師表示,對于電影制作發行公司,由于其電影表現不確定性相對較高,其往往是主題性行情,因而最佳投資時間為重磅電影上映前。例如北京文化這家公司,近年曾參與投資發行多部現象級電影《戰狼2》、《我不是藥神》和《流浪地球》,都為它帶來了巨額收入,在資本市場上也接連漲停。以《流浪地球》為例,北京文化在2月11日發布公告稱,截至2019年2月10日,公司來源于該影片的收益約為7300萬元至8300萬元。對于電視劇公司來說,重點關注公司當年即將發行的頭部電視劇的數量和價格,風險方面則是應收賬款的回收,由于部分渠道創收能力弱,存在著壞賬風險。例如唐德影視公告,電視劇《巴清傳》受主要演員社會輿論事件影響未能播出。公司針對該劇確認的應收賬款,單項計提減值。 

              長城證券互聯網與傳媒首席分析師 楊曉峰:電視劇公司的應收賬款會比較高,所以它的現金流會相對差一些。然后電影方面的話,電影公司它一般有一定的大小年之分,所以收入會有一點波動,電影院線公司的話現金流會相對穩定一些。 

            責任編輯:霍琦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