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基建短板?國務院扶貧辦將這樣做
中新網2月20日電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20日表示,在補齊貧困地區基建短板方面,扶貧辦將配合相關部門繼續加大對這些深度貧困地區投入力度,把重心進一步下沉,解決和打通“最后一公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月20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有記者提問:2019年扶貧辦在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基建短板方面將怎么做?
歐青平表示,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其中有一個方面就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貧困地區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不管是專項扶貧資金,還是行業方面資金,還是社會幫扶資金,投入的力度是空前的,其中很多都是用來改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總體來說,目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有些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甚至已經趕上或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
歐青平以貴州為例介紹到,貴州的道路建設有些水平甚至比中西部有些地方還要好。同時,這些年國家在電力基礎設施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基本上解決了貧困地區通電問題。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組織相關企業,不僅實現了貧困村通生活電,而且正在努力實現貧困村甚至是一些人口比較大的自然村通動力電,解決當地老百姓生產發展的需要。在飲水安全方面,大部分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得到了保障。在電信普遍服務方面,現在已經做到94%的貧困村通寬帶,貧困村4G信號基本上做到了覆蓋,這些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奠定了扎實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還有一些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仍然落后,主要是在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像四川涼山、南疆四地州、云南昭通、廣西河池和百色等地區。
歐青平指出,下一步,扶貧辦將配合相關部門繼續加大對這些深度貧困地區投入力度,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把重心進一步下沉,解決和打通“最后一公里”。各地現在正在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就是為了解決道路建設、飲水安全、電力設施等方面最后通達問題。
歐青平強調,我們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會有更大改善。但是,要完全達到全國的平均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賈兆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