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嚴打非法象牙交易,國際社會贊"最有力的一擊"

            2019-02-20 14:25:19     來源:海外網

            內文圖1.jpg

            2018年,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已發現數十頭大象尸體,象牙被砍走。圖片來源:中新網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坦桑尼亞一家法院19日判處被稱為“象牙女王”的中國人楊鳳蘭和她的同伙15年監禁,并處罰金近1300萬美元。楊鳳蘭被指在從坦桑尼亞向中國走私了860多根象牙,價值超過645萬美元。法院的這一裁決,給那些仍然心存僥幸、試圖從非洲偷運甚至走私象牙及象牙制品的人士,敲了一記響亮的警鐘。

            在非洲人眼中,中國人對象牙和犀牛角制品的狂熱,是導致這些瀕危物種在非洲大陸種群數量快速減少的直接原因。楊鳳蘭案再度損害了中國在非洲的形象,讓一些外媒夸張渲染的“中國人不保護野生動物”刻板印象進一步加深。

            實際上,作為CITES(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締約國,中國政府一直在積極打擊象牙走私交易。1990年,中國政府宣布禁止銷售1975年以后獲得的象牙及其制品。2016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的通知》,明確了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這意味著,自2018年1月1日起,無論是新的舊的、無論來自何處,所有象牙及其制品的買賣全部為非法行為。根據相關規定,不論價值多少,象牙制品一旦被海關查獲就會沒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

            內文圖3.jpg

            2018年4月,廣州海關關員清點查獲的走私象牙制品。圖片來源:中新網

            中國政府的這一決定,被國際社會贊譽為打擊非法象牙交易“最有力的一擊”。有非洲國家表示,中國這些務實措施有助于從源頭上切斷象牙交易的貿易鏈,對保護非洲象物種、非洲和全球生態系統將產生深遠影響,對推動關閉世界主要象牙貿易市場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同時,中國政府一直在加大有關的宣傳力度。現在,很多中國旅行者出境后都會收到類似“請勿非法購買、攜帶象牙等野生動植物制品出入境”這樣的短信;包括成龍、姚明、劉歡等明星也都參與拍攝了大量公益廣告,宣傳拒絕購買瀕危野生動物制品,鼓勵公眾選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保護瀕危野生動物和保護環境的目的。

            內文圖2.jpg

            2019年,中國政府與國際動保組織共同推出公益廣告《紀念品有可能成為罪證》。圖片來源:網絡

            一些中國人更是直接深入一線,參與打擊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走私的行動。2017年,一部名為《象牙游戲》入圍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黃泓翔的中國年輕人,自2013年開始協助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在非洲打擊象牙和犀牛角的非法交易的故事。而為了改善中國人“無視野生動物保護”的形象,黃泓翔還主動要求不打馬賽克,即使這意味著他的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脅。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也絕不是一個或少數幾個國家能夠完成的任務。事實上,在中國大陸地區實施了最嚴象牙交易禁令之后,包括日本、越南、柬埔寨、老撾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以及非洲象牙原產國的本地象牙市場依然活躍,甚至是有針對性地指向中國游客。徹底斬斷這一利益鏈條,還需要全球各國的通力合作。海外網評論員 聶舒翼)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聶舒翼、毛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