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陜西大荔:躬身實踐話發展 埋頭苦干抓落實

            2019-02-20 11:47:27     來源:海外網

            編者按:人勤春來早,實干正當時。

            豬年新春剛過,陜西省大荔縣各級各部門就訊速切換到工作模式,圍繞全縣兩會、全委會、全干會等會議主要精神,并結合當下開展的春訓活動,談感受、話發展、抓落實,縣委宣傳部組織的"躬身實踐話發展,埋頭苦干抓落實”系列主題采訪活動也于2月15日(農歷正月十一)正式啟動,該縣電視臺、政府網站記者通過此次主題采訪活動,講述發展好故事,展示干部新作為,反映基層新氣象,為該縣追趕超越發展凝心聚力、營造氛圍。

            今天將推出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原創稿件,接下來就讓大家為"五美大荔"建設助力添彩。

            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把農村像城市一樣投入、建設,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現代化、全域化,是大荔縣從2013年以來就一直在堅持實施的發展戰略,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全縣實現了由環境“臟亂差”到清潔美麗,到全域旅游蓬勃興起,到人和物全面發展的重大轉變,初步探索出了統籌城鄉一體發展,促進鄉村繁榮振興的新路子。

            特色產業品牌

            產業發展是推進鄉村振興最基本的抓手和保證。

            近年來,陜西省大荔縣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精準發力,大力發展精品農業、智慧農業,突出有機冬棗等“10086”優勢產業,初步探索出了現代智慧農業4.0新模式,建成了4個3A級村莊景區,平羅農業公園、福佑多彩漁村等50多個生態宜居村莊成為旅游熱點,投資5億元的“花海長安”田園綜合體啟動建設,下寨棗花節、蘇村黃花菜采摘節、范家荷花節等8個節會每年定期舉辦,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坐著高鐵游鄉村”成為了大荔新名片。

            “哎呀,你看見沒有,在冬棗產業園小火車觀光園里有很多游樂設施,人多的很。走,過去看看,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在田地里搞新年活動。”2月15日(農歷正月十一),新年的氣息還未散去,從城里結伴來安仁鎮小坡村走親戚的汪麗麗,遠遠看見冬棗產業里的觀光小火車,還有總站公園里彩色的大型蹦蹦床,激動不已。

            談及產業發展,該縣安仁鎮黨委書記劉偉強說道:“冬棗產業已經成為我們鎮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下一階段我們將圍繞‘強優拓能惠民生、五鎮共創促振興,全域公園靚棗鄉’的工作思路,著力打造產業名鎮,項目大鎮、文化重鎮、生態美鎮、黨建強鎮,為鄉村振興助力。”

            陜西大荔:“躬身實踐話發展、埋頭苦干抓落實”主題采訪活動配圖.jpg

            技術支撐專業化

            今年,大荔縣紅棗局一改往年春訓坐在辦公室學習的方式,把專業的農業技術帶到棗農身邊,帶到田間地頭。

            “在管理上,要舍得剪掉這些旁枝,要不然它會影響整個棗樹的營養分布,同時環割也很重要......”,在大荔縣安仁鎮伏坡村冬棗產業園區穆社軍的大棚里,10多名冬棗種植戶認真地聽著該縣紅棗局高級技師周愛英老師的講解,并不時地詢問其他管理問題。

            雖已立春,但是由于倒春寒的緣故,大荔的氣溫一直不高。而在伏坡村冬棗產業園,溫室大棚里的冬棗樹已經冒出了濃密的葉子,長勢非常喜人。

            “我年前12月份就開始修剪、環割,精細化管理,這幾天就是掐芽。”伏坡村六組的穆新明在自己的大棚里一邊掐芽一邊說道。“技術上縣紅棗局的技術人員經常下來指導,村上對棗樹的管理、冬棗的品質管控都嚴格的很,如果價格穩定,今年這一個棚能買三四萬元呢。”

            為了助推特色產業發展,該縣紅棗局以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為契機,重點在設施配套提升、補齊鄉村建設短板上下功夫,并重點打造一批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精品田園綜合體或農業公園,使生態、文化、設施等各類要素優化融合,把生態變業態、產品變商品、資源變資產,吸引更多城里人到農村消費、體驗、生活,推動美麗鄉村上檔升級,實現從美麗到興旺富裕的轉變。

            “我們今年獲得全縣特色產業專業村的榮譽,今后我們要按照縣上的發展重點,把冬棗產業抓好的同時,結合‘文化禮堂+’戰略,挖掘伏坡故事,建設村文化禮堂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引導形成健康向上的鄉村精神風貌,打造富裕、文明、美麗的幸福伏坡。”安仁鎮伏坡村黨支部書記穆波拿到縣上頒發的榮譽后,第一時間就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群眾。

            該縣紅棗局局長楊開選滿懷信心地說:“今年我們將依托中國棗文化博覽園這個平臺,全力弘揚大荔棗文化,持續加強冬棗各領域的技術培訓,與高端院校、專家教授強強合作,培育紅棗新品種;我們還將積極拓寬冬棗市場渠道,利用電商平臺把咱大荔的冬棗推向全國,最好的就是推向世界,把大荔冬棗品牌做大做強。”

            園區建設標準化

            走進美麗大荔,一個個現代農業園區把大荔點綴的絢麗多彩,盡管寒冬還沒散盡,但是春天的氣息已經彌漫在了大荔的田間地頭。

            “要定時到苗圃里觀察育苗情況,這個階段不把苗育好,今年的收益就不敢保證了,去年我們園區一個大棚的毛收入在3萬元左右,效益還是不錯的.......”在陜西省農墾大荔農場現業園區,工人們有的在給大棚鋪設滴灌,有的在給苗圃里的秧苗澆水,該園區的主任路大興指著綠瑩瑩的秧苗說道,滿臉的笑容是對今年好收益的期許。

            “為了做大做強園區建設,我們將科學引進黃金蟠桃、百香果等高效益產品,新建智能溫室大棚,擴建蓄水池,對交易大廳進行改造提升,力爭建成集生態養生、旅游健身、休閑采摘、農業體驗為一體的現代農業休閑娛樂綜合項目體。”該園區辦黨支部書記秦陽信心滿滿地說道。

            鄉村振興,產業引領成為大荔快速發展的新動力。扶持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力爭五年時間,培育壯大更多帶動能力強、特色鮮明的專業村和農業園區,讓農業產業真正成為一個高收益、有奔頭的產業是大荔縣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

            “今年我們將重點抓好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縣和數字農業建設示范縣創建,抓好特色產業3+X工程,創建30個特色農產品村,抓好農業標準制定、農產品品牌培育、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工作,繼續抓好“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和非洲豬瘟防控等重點工作,推動大荔農業產業化發展。”該縣農業局局長楊占盈堅定地說道。(作者:李華 李小偉/圖片:田建榮)

            責編:季冉冉、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