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四海同春”走進約翰內斯堡

            2019-02-20 09:58:51     來源:海外網

            rmrbhwb2019022006p30_b.jpg

            河南歌舞演藝集團舞蹈團表演的舞蹈《唐古拉風》。

            1550599307450_1.jpg  

            觀眾向閻維文獻花。

            南非,位于非洲大陸最南端,有“彩虹之國”的美譽。南非目前有華僑華人約40萬,其中約30萬在約翰內斯堡。春節期間,北京寒冷干燥,約翰內斯堡溫暖濕潤。但是,無論距離多遠,無論氣候差異多大,約翰內斯堡華僑華人最近卻在這里找到了回家的感覺。當地時間2月13日與15日,“四海同春”藝術團在約翰內斯堡閃亮登場,2000多名華僑華人現場感受到了家鄉的牽掛。
              盛宴:家鄉味道
              “今年雖然回不成家,但家里來人了。”中國駐約翰內斯堡總領事阮平說出了觀眾的心聲,“感謝慰問團不遠萬里為我們約堡僑胞帶來充滿親情、飽含家鄉味道的文化盛宴。讓我們僑胞找到回家的感覺。”
              藝術團帶來的是中華大家族的溫暖,是中華文化的盛宴,是祖(籍)國的親情。團長張建民說:“‘四海同春’藝術團在2019年春節舉行海外訪演,慶團圓,話桑梓,回首過往,祈福未來,為僑胞們帶來家鄉親人的祝福和問候。”
              為了這場原汁原味的文化盛宴,藝術團精心準備,精益求精。著名歌唱家閻維文與蔡國慶、青年女高音徐晶晶和龔爽以及男高音趙越帶來觀眾耳熟能詳的歌曲,河南歌舞演藝集團和嵩山少林寺武僧團培訓基地為觀眾獻上了一個又一個具有濃郁中國味道的節目。
              “今年是河南歌舞演藝集團連續第5年參與‘四海同春’慰僑演出。河南是文化底蘊厚重的地方,我們努力在節目中充分體現中國元素。”河南歌舞演藝集團董事長張振忠說,“比如,舞蹈《太極印象》的靈感源于太極,而太極的發源地正是河南陳家溝。少林武術也是河南的一張文化名片,無論是象形拳還是十八般武藝以及硬氣功,無不深受歡迎。琵琶演奏《十面埋伏》和二胡演奏《賽馬》則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民樂演奏。從節目的編排上來說,歌曲、舞蹈、武術、民樂……形式多樣,既有陽剛又有柔美。慰僑演出最重情,我們對節目的重視發自內心。”
              情感:同頻共振
              “對于生活在約翰內斯堡的華僑華人來說,在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里,偉大的祖國母親還惦念著我們這些海外游子,給我們派來了這么龐大的演出團組,送來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全非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李新鑄難掩激動,“我們真的一生難忘,難忘一生。”
              “四海同春”,以情動人。演出現場的互動令人感動。
              “1993年央視春晚邀請歌唱家閻維文送上歌曲《想家的時候》,歌聲傳遍五洲四海,撫慰了不能回家團聚的朋友的心。1994年新南非成立,我們許多同胞是聽著這首歌到南非打拼。而春節回家,對于我們遠在南非的僑胞來說常常是個夢。1999年的央視春晚,帥哥蔡國慶一曲《常回家看看》火遍天南地北,又一次撥動了中國人‘回家’那根心弦。”阮平說。
              “我愛你!”“唱得真好!”……觀眾的喊聲響徹全場。掌聲中,閻維文清唱《想家的時候》。獻花的小男孩用清脆的聲音說:“我們全家都是您的‘粉絲’。”引來臺下掌聲一片。當《常回家看看》的歌聲響起,現場的千人大合唱令人心潮澎湃。功夫小子們的精彩表演帶來臺下觀眾的聲聲驚呼與熱情掌聲,小朋友的興奮喊聲令人莞爾。民樂演奏與舞蹈節目則令觀眾如癡如醉,“再來一個”的喊聲不絕于耳。
              中國駐約翰內斯堡副總領事屈伯勛說,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最講究家族團圓,但是我們的藝術家們犧牲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到遠離家鄉1萬公里的南非來看望慰問僑胞,給我們帶來高水平的享受,所有僑胞都衷心感謝。
              在藝術團團員的傾情演出與約翰內斯堡華僑華人的盡情享受之間,回家的感覺絲絲縷縷,深入人心。
              傳承:細水長流
              “‘四海同春’為僑胞送上的是原汁原味的中華文化盛宴,但是,對于全球6000萬華僑華人而言,這樣的演出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文化需求。我們在‘四海同春’的基礎上,在世界各地華人聚居、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掛牌成立華星藝術團。”張建民介紹,華星藝術團扎根本土,聚集起一批有能力有擔當的人,充分發揮當地華僑華人的藝術才華,既能豐富當地華僑華人的業余生活,也能很好地傳承中華文化。而且,因為華僑華人對當地更加了解,更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南非華僑華人的業余生活正越來越豐富多彩。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在華人集中的約翰內斯堡和開普敦都有多場活動。這其中,就有華星藝術團的身影。
              2016年,南非約翰內斯堡和開普敦兩家華星藝術團正式掛牌。兩年多來,兩個藝術團穩步發展,如今都已經是非常忙碌。“這幾天,我們要參加約翰內斯堡新老唐人街的幾場活動,比如16日的‘我在南非過大年’快閃、民族花車游行等。”約翰內斯堡華星藝術團團長黃晶晶說。開普敦也很熱鬧,開普敦華星藝術團團長董鋼說:“我們正在積極排練節目,準備參加斯泰倫博斯大學由孔子學院舉辦的‘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活動。”
              舞龍、舞獅、演唱、演奏、腰鼓、太極……華星藝術團越來越活躍。正如張建民所說:“‘四海同春’演出與華星藝術團一脈相傳。華星藝術團立足本土,不斷創新,保持活力,長遠發展。通過他們,海外華僑華人才能經常體會到家鄉的味道。雖與家鄉相隔萬水千山,但是回家的感覺卻能長留心中。”(張紅 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20日   第 06 版)

            責編:王瑞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