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表現超預期 車企仍需謹慎樂觀

            2019-02-20 08:26:55     來源:北京晚報

            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2019年1月份乘用車共銷售202.11萬輛,環比下降9.49%,同比下降17.71%。盡管市場表現仍然低迷,但卻有不少車企取得了超乎預期的好成績:包括奔馳奧迪、一汽-大眾、廣汽豐田吉利、長城等在內的十余家車企,在1月份取得了銷量同比上漲。

            盡管部分車企迎來開門紅,但在經過了2018年的負增長之后,對于2019年車市的整體走勢,業內人士仍普遍持謹慎態度。

            十余家車企?“喜提”銷量正增長

            自主品牌陣營中,多家車企發布了一月份的銷量喜報。比如“頭部”企業吉利汽車,在經歷了去年12月的同比大幅下滑后,今年1月份重回增長軌道,以15.8萬輛的成績,實現同比增長2%,環比增長約70%,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10%。

            具體來看,吉利品牌旗下的博越、繽瑞、繽越、帝豪GS、帝豪GL、帝豪、遠景、遠景SUV、遠景X3等9款車型月銷量過萬。領克品牌以103.9%的同比增幅,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博越、帝豪、遠景在內的多款熱銷車型,在1月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雖然去年新上市的繽越、繽瑞為吉利帶來新的銷量增長點,但如何穩住老牌熱銷產品的市場號召力,仍是影響吉利整體市場表現的關鍵。

            此外,奇瑞、比亞迪、長城也在1月實現了銷量的正增長。奇瑞品牌1月銷量同比增長55%,環比增長26%。艾瑞澤和瑞虎兩大系列的發力,為奇瑞在2019年加了第一把火。但競爭對手同樣在努力奔跑。1月份,長城汽車也以11.2萬輛的成績,實現了1.52%的同比增長。

            比亞迪則依靠新能源汽車跑贏市場大盤,1月銷量4.39萬輛,同比上升3.74%,其中新能源汽車同比勁增291.11%,單月銷量達2.87萬輛。

            合資品牌中,廣汽豐田最為出彩,1月銷量達到79700輛,同比大漲75%,環比增長89.6%,刷新歷史單月銷量紀錄。其中,全新第八代凱美瑞、雷凌家族以及漢蘭達等多款車型銷量突破萬輛,雷凌則同比增長90%。

            本田在華的兩大渠道也有不錯表現。東風本田1月銷量60691輛,同比增長9.6%;廣汽本田1月銷量75792輛,同比增長7%。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則稍顯平淡,1月銷量同比微增0.64%,與同期銷量基本持平。

            豪華品牌依然延續了穩定增長的路線。奧迪1月銷量達6.4萬輛,實現同比增長5%。奔馳(含smart)則賣出新車7.3萬輛,同比增長5%。中國市場也成為奔馳在全球范圍內,唯一實現正增長的核心市場。

            大形勢并不樂觀?行業預測平穩增長

            部分車企喊出“開門紅”,但這樣的“閃光點”畢竟是少數,就整體市場而言,低迷依舊是主基調。

            一方面,春節前夕是汽車市場固有的消費高峰期,即使是在負增長的2018年,1-2月也實現了5%的同比正增長,且較上一年增速提升7個百分點。根據中汽協統計,2019年1月乘用車市場卻呈現了環比、同比雙降的局面,市場仍面臨著較大壓力。

            另一方面,開門紅背后,選擇低調路線的車企們,當月的銷量表現并不給力。在國內市場擁有最大產銷規模的上汽集團,今年1月銷量為61.2萬輛,同比下降14.13%。其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等核心業務,均呈現銷量同比下滑,降幅分別為11.18%、10.96%、17.84%、20.03%。據上汽集團表示,盡管整體銷量下滑,但其市場結構方面有所優化,其中新能源、出口、豪華車三大領域表現亮眼。

            純電動汽車領軍企業北汽新能源,則在2019年開年進行了一場內部調整。根據北汽藍谷發布的2019年1月產銷快報,北汽新能源當月銷量4512輛,同比下滑43.66%。對此,北汽新能源對媒體表示,目前企業正處于產品結構調整期,通過調控生產節奏,來率先保障高品質車型的供應。

            實際上,行業機構也普遍認為今年車市發展將趨于平穩。據中汽協預計,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預計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800萬輛,與2018年持平,增速為0。但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受到2018年下半年基數較低,且紅利政策介入的可能,2019年全年預計將實現至少1%的增長幅度”。

            汽車下鄉政策重啟?影響力或有限

            面對增長趨緩的汽車消費市場,國家是否會出臺刺激消費的相關政策,成為去年年底以來行業熱議的話題。

            沒有讓大家等待太久,1月29日,國家發改委會同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提出六個方面24項具體舉措。

            六項促進汽車消費的措施分別為: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汽車下鄉);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汽車限購城市適度松綁)。可以看到,三四線及以下城市、鄉鎮,成為開發汽車消費新增量的主要戰場。在業界看來,這是時隔十年之后,“汽車下鄉”政策重新啟動。

            2009年3月,財政部、商務部等7部委聯合發布汽車下鄉政策,加快農村消費升級,給予輕型貨車、1.3L及以下排量微型客車車價10%的購車補貼(上限5000元)。對比可以發現,今年出臺的《實施方案》,并沒有明確的補貼標準,而是表明“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的補貼”。這也意味著,新政并未采用中央財政撥款補貼的方式來直接刺激消費,而由地方來主導,政策的受惠面和補貼力度,都相對有限。截至記者發稿,也尚無地方補貼政策細則出臺。

            因此,雖有政策紅利加持,對于“汽車下鄉”政策的效果,業界似乎信心不高。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樣更偏“鼓勵”色彩的新政,對于汽車消費,尤其是農村市場汽車消費的刺激效果,可能比較有限。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也印證了這一觀點:“鼓勵汽車消費的這些鼓勵性措施,出發點和著眼點是為了促進汽車消費,但是也不是簡單地為了做大汽車消費的量,更是要立足于將引導汽車的產業轉型升級和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更好地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汽車消費的供需匹配水平。”

            曹斌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曹斌_NA539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