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政協委員周澎在會議現場唱歌。(圖源:華商網)
近日,在政協商洛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陜西省商洛市政協委員周澎現場高歌,一首接著一首,有媒體評價稱,會議現場如同演唱會一樣熱鬧。盡管周澎本人回應表示,其行為是在會議間隙,發揮特長,歌頌政協、宣傳商洛。
作為一名音樂唱作人,“想唱就唱、唱得響亮”本無可厚非,給地方做宣傳更值得人們稱贊。但作為一名市政協委員,在正在召開的政協會議現場演唱,不僅與本該積極參政議政的形象嚴重不符,還消解了公眾心目中政協會議的嚴肅性、莊重性。
政協委員的最大責任是履職。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反映不同群體聲音和需求,匯集各方面的建議和意見,從而凝聚共識推動中國社會發展。千方百計反映真問題,真誠理性提出好建議是每個政協委員應盡的責任。政協委員說的好不好,做的到不到位關系著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實現,其一言一行都關乎政協的形象,甚至是國家的形象。進一步說,政協委員責任感強不強,情感深不深,不是說出來的,更不是唱出來的。盡職盡責才是對制度的最大尊重,嚴謹務實才是對人民的最大深情。一言不合就唱歌,破壞的是政協的形象,傷害的是公眾的心。
政協會議是政協委員履職的地方,承載著人們的期望和重托。會議進程中必須嚴守會議紀律,不容出現任何褻瀆其莊嚴性的行為出現。即使出發點是好的,但在政協會議中秀展歌喉也必須禁止,盡管這看起來有點不近人情,但正是制度的需要,彰顯著政治生活的嚴肅性。
早些年,全國兩會全面“封殺”自拍桿,這一小小的規范,就是為了強調會風紀律的嚴要求,讓代表委員們聚精會神開好會。商洛市政協會議隨意添加環節,把會議變成秀場,挑戰了本該嚴肅規范的會風,讓人們不得不質疑地方政協領導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是否落實到位。
政協開會不是走過場,細節是彰顯會議質量的指向標。各級政協委員要時刻把責任和使命放心中,任何小事都不容含糊,盡心盡力履職,聚精會神開會,用建設性的議案建議,推動社會發展向前。(海外網評論員 孟慶川)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孟慶川、牛寧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