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游客在上海豫園燈會上游覽。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
2月19日,游客在南京夫子廟景區賞燈游覽。蘇 陽攝(新華社發)
2月19日,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各鄉鎮的村民在該區舜帝陵景區進行民俗表演。鮑東升攝(新華社發)
2月19日,人們在河北省遷安市街頭猜燈謎。 陳 儒攝(新華社發)
北京,佇立了500多年的故宮首次開啟“紫禁城上元之夜”,璀璨輝煌;西安,大唐芙蓉園的燈會熱鬧喧嘩,展現著民俗風味;浙江烏鎮,“水燈會”別有風韻……元宵節賞花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元宵之夜,中國的大地被喜慶的花燈照亮,各地的元宵燈會呈現著不同的風采。
重傳統文化味
過傳統佳節,要有點傳統味道。不少燈會的舉辦著力突出文化特色,令人眼前一亮。
今年元宵節期間,北京故宮開放夜場,推出“紫禁城上元之夜”。該活動消息公布后,立刻引發民眾搶票熱潮,網絡上的預約票“秒光”。“機會難得,很多朋友一起搶票。我很幸運有機會能在元宵節看看夜晚燈火輝煌的紫禁城。”北京市民周女士獲得預約資格后很激動,特意發了朋友圈“炫耀”。從18日夜間開始,故宮燈光秀的圖片就在網絡上刷屏。紅色的燈籠映襯著紅色的宮墻,從紫禁城城墻上射出的數條光柱照亮了天空,更顯故宮東西雁翅樓的雄姿壯美。有網友留言贊到:“驚艷!喜歡這樣大放異彩的紫禁城!”
西安的大唐芙蓉園新春燈會已舉辦了7屆。本屆燈會規模龐大,是燈組數量最多、體量最大的一屆。園區燈組共分為盛世大唐、互動童趣、民俗非遺、新春年味、水上燈組5大板塊,最大限度地還原唐代上元燈節盛世景象,多維度展現了西安的古都風貌。
水與花添情調
在天氣已經轉暖的南方,元宵燈會則增添了不少春天的氣息。
浙江省杭州市的吳山廣場臨近西湖景區。今年,吳山城隍閣首次承辦元宵燈會。參天古樹下布置了一片玫瑰花燈海,園林小品間,花燈掩藏在真花真草中,成為園林景觀的一部分。“雖然燈展規模相對較小,但布置和設計精巧。我們把花燈與景區獨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讓燈會更具野趣。”吳山燈會負責人說。
同樣在浙江,烏鎮繼續舉辦“水燈會”。河水和龍形田上共布置了7組300余盞富有吉祥寓意的魅力水燈。“碼頭集市售賣的新春美食、水上戲臺旁的民俗展、江南風韻的剪紙花燈,也都是‘水燈會’的亮點。”烏鎮相關負責人說。
在廣東,廣州市增城區大埔圍村舉辦了花海迎春燈會。從公路駛入村莊,便能看見玫瑰、紫薇、黃金竹等花草連綿。燈會依照花海的特點進行設計:十二生肖燈、荷花燈、流星隧道、心形隧道等引來人們拍照留念。“燈會布置很是精美,帶著家人一同來觀賞,很開心。”當地游客參觀后說。
老手藝講傳承
游人們逛燈會看得開心,而璀璨燈會離不開花燈制作人的辛苦付出。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仙居花燈的省級傳承人,陳彩平的春節過得十分忙碌。
經過繪圖、粘貼、熨紙、剪訂、鑿花、刺繡、豎燈、裝飾等十多道工序后,針刺無骨花燈組燈作品《百花迎春》在陳彩平的手里完工。花燈采用了四連屏懸掛12盞花燈,四個屏風的串燈象征人民的生活四季如花;12盞花燈象征一年的12個月,寓意月月吉祥、四季平安、年年幸福。正月初八,《百花迎春》參加了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非遺街的開街儀式。正月十五,在非遺街的元宵燈會上,《百花迎春》的亮相再次引發了觀眾們的喝彩。(李貞 李坤晉 劉珈希)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20日 第 02 版)
責編:侯興川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