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節氣的說法誕生之時,雨水還是排老三,后來,漢景帝劉啟時把雨水調換到了第二位。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節氣意味著進入了氣象意義上的春天。
雨水到來期間,積雪融化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同時陰雨天增加,大地“沐浴”陽光的時間變少了,氣溫回升就會減速。
大家千萬別忙著脫下厚厚的棉襖,不妨“春捂”一下,畢竟凍著了難受的還是您啊!
和春天并沒有到來的立春相比,雨水就要名副其實的多。雨水之后,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以上,降雪減少,降雨增多。同時,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也開始活躍,漸漸向北挺去,和北方的冷空氣相撞,形成降雨,滋潤地面。
一見飄雪,故宮8萬門票被秒殺一空。
景山公園封山,阻擋不了看雪的激情。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雨水一到,全年的農業周期算是正式開始了。但這時期的降雨仍是南多北少,北方多地的降水量通常都在10毫米以下,而很多越冬作物正是返青“長身體”的時候,所以說“春雨貴如油。”在春風雨水的催促下,廣大農村開始呈現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有一種心情叫:春節長假的最后一天;
有一種憂傷叫:假期還沒開始就已結束……
怎么一轉眼假期就要結束了?
為什么快樂的日子總是“飛逝如電”?
端起這碗蓮子甜湯“一杯敬過往,一杯敬明天”
喝完老老實實地去搬磚……
春節長假剛過完,不少小伙伴出現了“春節后遺癥”:無精打采、疲憊不堪、臉上冒痘痘、嘴里長潰瘍、肚子還多了一圈贅肉、嬌弱的腸胃也開始鬧情緒……當雨水節氣撞上節后綜合征,要在此提醒您,護好中焦脾胃的同時,還要注意添衣保暖哦~ (圖:赤童子 文:訥言言)
責編:張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