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三全水餃遭多家電商下架 兩部委:防止進入食品環節

            2019-02-19 14:38:10     來源:央視

              三全水餃已遭多家電商下架 兩部委:防止染疫肉進入食品環節

              2月15日,有報道稱,三全生產的批次包括20190113H的1000g灌湯豬肉水餃、2018111H的 500g灌湯豬肉香菇水餃、20181129H的500g灌湯豬肉芹菜水餃,在湖南湘西和甘肅酒泉抽檢中發現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針對媒體報道水餃等豬肉制品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問題,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已要求企業立即追溯豬肉原料來源并對豬肉制品進行了處置。

              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防止染疫豬肉原料進入食品加工環節

              市場監管總局18日晚發布,針對媒體報道水餃等豬肉制品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問題,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已要求企業立即追溯豬肉原料來源并對豬肉制品進行了處置。

              兩部門已派出聯合督查組調查核實相關情況,要求豬肉制品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強對豬肉原料的管控,落實檢驗檢疫票證查驗規定,完善非洲豬瘟檢測和復核制度,防止染疫豬肉原料進入食品加工環節。

              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要求各地全面落實防控責任,強化防控措施,規范信息報告和發布,對不按要求履行防控責任的企業,一旦發現將嚴厲查處。

              三全食品:疑似批次產品封存

              △三全食品

              2月18日,三全食品對外公告稱,公司在獲知信息后第一時間與監管部門溝通,開始行動、承擔相應責任,并積極配合兩地相關部門做進一步的核查及相應處理工作,并對此事給廣大消費者造成的困擾和不便,公司表示誠摯的歉意。

              對于采取的應急措施,三全食品表示,“已第一時間將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河南省政府已經派出由省畜牧局牽頭的聯合調查組,分別奔赴湖南、甘肅兩地,協同當地有關部門核查相關情況,三全食品也正積極配合相關政府部門的工作。

              三大電商、部分超市下架三全灌湯水餃 

              2月17日,記者梳理淘寶、京東和蘇寧三大電商購物網站發現,已經無法搜索到“三全灌湯水餃”。蘇寧易購的搜索結果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相關的產品”。

              2月17日晚,蘇寧方面回應記者稱,在蘇寧易購平臺上銷售的水餃沒有問題,但蘇寧方面“本著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已經將相關商品進行下架處理”。

              歐尚質量總監2月18日稱,歐尚和大潤發已于2月15日將所有三全豬肉水餃下架。 

              沃爾瑪方面稱,沒有銷售“媒體報道中所提及的三全相關批次商品,會繼續對此保持密切關注,并根據相關部門的指引采取行動”。

              專家:4種可能使非洲豬瘟入侵速凍水餃

              專家認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雖然對豬有致命危險,但對人沒有任何危害,屬于只傳豬不傳人型病毒,不會影響食品安全。開展豬肉制品病毒核酸檢測,可為防控溯源工作提供線索。

              對于高壓態勢下,非洲豬瘟病毒還會流入速凍食品中,專家指出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檢測手段大大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很高。哪怕只有幾個病毒,它都能夠檢測出來。

            二、在進豬肉的時候,還有豬肉在屠宰的時候,沒有甄別出一些潛伏期帶病的豬。它已經攜帶有非洲豬瘟病毒,潛伏期大概是5到19天,沒有發病。如果不是做專門的疾病檢測的話,肉眼看不出來,讓這樣的豬肉混到了供貨產品當中來。

            三、豬肉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在運輸、加工、包裝的環節,被非洲豬瘟病毒給污染了。

            四、病死豬肉混入生產環節。一些人為了減少損失,私下販賣感染的豬肉、或者把病死豬拿去作為飼料生產原料的情況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本文來源:綜合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澎湃新聞、中國之聲

            責任編輯:萬露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