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時間,企業黨員人數翻了8倍,企業規模擴大了近10倍,這是民營企業河南大橋石化集團的發展軌跡。從公司成立之初沒有黨組織,到現在有5個黨總支、150多名黨員,大橋石化通過黨建激發了企業的內生動力,提高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大橋石化成立之初沒有黨組織,董事長張貴林自己也不是黨員。他第一次認識到黨建的作用是在10年前。
2008年,張貴林剛建成京港澳高速原陽服務區就趕上了經濟危機,企業經營困難,發不出工資。張貴林找過銀行借貸,試過賣企業還債,但處處碰壁,走投無路時他想到找黨委求助。
“當地鎮黨委書記跟我說,成立個黨支部吧,留住黨員就能穩住人心,企業才能渡過難關。”張貴林雖然心里直犯嘀咕,但還是試了一把。
2008年7月,大橋石化成立京港澳高速原陽服務區黨支部。了解到企業困難后,一些黨員主動說寧可少拿工資也要和企業一起扛下去,其他職工在黨員的感召下也主動奉獻,“一盤沙”聚成“一股勁”。人心齊了,干勁就足了,堅持了一年多市場回暖,企業走出低谷。
“那一刻我認識到了黨建的力量,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張貴林說,他也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后,大橋石化不斷強化黨建,2010年成立黨總支,2012年成立黨委。目前集團黨委下轄5個黨總支,黨員從19人發展到153名,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中黨員比例達到83%。
黨建的生產力作用也在企業發展中得到印證。沒有黨支部的前10年,企業只有9座加油站,年收入5億元;成立黨組織后的10年,加油站增加到93座,企業年收入近40億元。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