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七國駐華大使與西安市民新春共賞《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

            2019-02-19 14:06:29     來源:海外網

            mmexport1550546066791.jpg

            火樹銀花飛雪夜,喜迎賓客共上元。2月17日晚,受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邀請,克羅地亞、西班牙、斯洛伐克、匈牙利、印度尼西亞、馬耳他和薩摩亞七國駐華大使和配偶及官員來西安過大年,參與體驗以“西安年,最中國”為主題的己亥年春節系列活動。他們與各國在西安的留學生、當地市民在三秦大劇院共同觀賞了全新4D全息五感互動舞臺劇《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十二個篇章精彩紛呈,歷史演繹環環相扣,諸多陜西文化元素融合交織,一條主線演繹三秦故事,一部劇看盡上下五千年,讓中外賓客真切感受到古長安輝煌的歷史和新西安的萬千氣象。《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精彩的演出,受到中外嘉賓和觀眾的高度贊譽,甫一亮相即成為全面介紹西安的靚麗文化新名片。

            mmexport1550546083592.jpg

            優美篇章帶觀眾領略千年長安

            西安有30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從周秦漢唐到現代新西安,西安這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千年古都,每年都吸引了萬千中外游客前來旅游觀光。此次西安奧歌企業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傳統舞臺情景劇以歷史事件或時間為線索和脈絡推動劇情的做法,巧妙的創新性的將最具西安和陜西特色的歷史文化、風情民俗等內容串聯起來,通過歌舞、吟誦、說唱、形體表演等藝術表現方式,再現周禮秦風、漢儀唐韻和當代西安的新氣象,開創了舞臺演出的新篇章。

            開篇的序引從回望長安歷史的輝煌帶入正式演出,整個《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分為長安禮儀、長安雄風、長安盛世、長安詩書、長安風情、長安情愫、長安民俗、長安非遺、長安勝景、長安美食、長安歌樂、長安精神等十二個篇章,有印象、雄風、盛世、味道,有老腔秦腔、漢唐歌舞、非遺民謠、陜北民歌、長安鼓樂等,禮儀風尚、天文地理、美食民俗、戲曲歌舞……精彩再現了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古都長安、現代新西安的萬千氣象。

            mmexport1550546079818.jpg

            中外嘉賓共享文化饕餮盛宴

            演出從六位威武戎裝的兵馬俑持戟從觀眾席上走出開始,西安最負盛名的歷史文化標識,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帝兵馬俑威武雄壯陡然出現在觀眾面前,旋即又生龍活虎地跳起了節奏歡快的街舞,引得觀眾連聲尖叫喝彩;緊接著,女兵馬俑走上舞臺,踏著鼓點跳起了機械舞,現代時尚與歷史文化竟然如此完美的結合起來,令全場觀眾矚目驚艷,讓人看著好不贊嘆,全場掌聲如雷,經久不息;俄頃四位古裝打扮的宮女手持宮燈上臺,引一位木偶貴妃出場,只見操控木偶的演員閃展騰挪、雙手靈活舞動,帶動著杖頭的木偶做出施禮、眨眼、搖頭、甩袖、踢腿、翻越等動作,精彩展示了杖頭木偶這一充滿陜西韻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鳳冠霞帔、端莊婀娜的女皇出場,引發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歡呼,大家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照,而漢俑集體舞的亮相,素衣之舞臺悠然輕舞,霓裳羽衣、鳥語花香,清新脫俗的場面更是讓現場的留學生們癡迷喝彩;隨著空中突然飄落的紅綢,幻化出千百個佛龕顯現在超大全景LED屏和冰紗屏上,讓人不禁回想起歷經千辛萬苦西天取經的玄奘法師和溝通中西經貿文化交流的漫漫絲綢之路;唐詩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盛唐長安可謂是詩歌之都,祖孫老少兩人穿著唐裝席地而坐、用陜西話吟誦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唐詩名句時,冰紗屏和幾乎半個劇場的墻上都投射出了吟誦的詩句,嘹亮甜脆的童聲一下下敲擊在人們的心頭,震撼之余也讓人深切感受到唐詩用陜西話誦讀原來更有味道;現代雙人舞,則精彩展示了“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忠貞于愛情的感人故事;秦腔是陜西最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當晚表演的秦腔經典劇目《大登殿》選段委婉清麗、原汁原味,讓現場的駐華使節和所有觀眾,近距離感受了秦腔的無窮魅力;隨后,一位民謠歌手坐在軟轎上出場,用陜西話和RAP的節奏,將油潑面、臊子面、扯面、拌面、biangbiang面、涼皮、干啤、肉夾饃等等諸多西安和陜西美食一一道來,聽來讓人不禁口舌生香、熱鬧非凡;在中間穿插的互動環節,到場的外國嘉賓學主持人說陜西方言,用洋腔說出了陜西話“嫽咋咧”(好得很),引得現場觀眾開懷大笑;“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隨后表演的板人串燒陜西民謠,讓人充分感受到了陜西民謠的魅力,而“皇上”和現代西安娃一起表演的歡歌勁舞,吸引了現場的年輕觀眾一起打著節拍狂歡起來,把喜慶熱鬧推向高潮;隨后上臺表演的醉美長安城大辮子舞和戲曲武打、頭功和抖空竹,也是精彩紛呈,現場不斷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吉他彈唱的同時,城墻、大雁塔、老城門等一幅幅老西安影像,燈光璀璨人流如織的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車水馬龍的長安路、高樓林立的城市新區、風光秀美的河濱兩岸等現代大西安的照片一幀幀投射出來,讓人仿佛穿越在舊與新、過去與未來之間,同時也使得觀眾對大西安近兩年來取得的新成就以及新氣象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切的感受。在演出最后,撼動人心的大鼓首先敲響的是傳統的鼓樂節奏,雄渾而威武,隨后演員們又用大鼓敲出了現代架子鼓的味道,贏得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伴隨著隆隆的鼓聲,參加演出的所有演出相繼登臺,全場觀眾都為之齊聲歡騰,震撼與感動令所有人以雷鳴般的掌聲表達著對演出成功的謝意,各種膚色的中外朋友爭先恐后與演員合影留念,久久不愿離去。

            mmexport1550546070570.jpg

            中外賓客交口贊譽  演出贏得滿堂喝彩

            《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演出,從開始到最終的鼓聲響起,整個劇場里掌聲、喝彩聲不斷,大家都為演員們的精彩演出和充滿奇思妙想的《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叫好。

            馬耳他駐華大使卓嘉鷹表示,這次是我第三次來西安,每一次都有許多美好深刻的記憶,《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讓我對西安的印象更具體更生動了。這部劇是繼《長恨歌》后西安的又一精品劇目,它完整全面生動地介紹了這里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民俗風情。兵馬俑和街舞相結合,真是太巧妙了。還有演員用手舉著表演的木偶(注:即杖頭木偶),就像真人在動一樣,非常神奇,也很了不起,演員的表演太精彩了,我要把它推介給我國的游客,讓大家來西安一定要看這部劇,這是一部非常好的、讓人印象深刻、充滿趣味和活力的好節目,我期望有一天這個劇能夠在馬耳他演出,讓我國家的人們看到這么好的一場演出。

            觀看完演出的克羅地亞駐華大使達里歐·米海林興奮地告訴筆者,我太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西安的各色民俗讓人沉醉。中國的戲曲里秦腔的表演方式和歐洲的歌劇有很大不同,今天看到了了非常漂亮的戲曲扮相和表演,他們的衣著和臉上的油彩那么漂亮,打扮也是十分典雅高貴,陜西的地方戲曲聽起來特別有激情,我對戲曲部分的演出印象非常深刻,希望能有機會再來西安看戲曲。

            市民林美潔對筆者說:“我以為是類似于實景演出那樣的劇,應該是有宏大的背景幕布,寬闊無邊的舞臺等等,看完發現不是想象的那樣,但是有一種特殊的震撼。細細一想,這目劇囊括了西安和陜西的兵馬俑、唐詩、民謠、秦腔、民歌等最具典型性的東西,初看起來似乎有些雜散,但稍加體味其實靈魂都在,就像優美的散文一樣,形散神不散,節目與節目之間自然過渡串聯,主題始終緊扣西安和陜西的歷史文化、現代西安的城市魅力等,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覺得很過癮,好看。”

            家住友誼西路的市民汪國棟說:“我拍了好多照片,還發了兩個視頻到朋友圈,誰知道圈里關注的朋友太多了,剛才演出完我看了一下,點贊的就超過了一百個,大家都問這是什么演出?在哪里演?演出的節目有歌舞、戲曲、武術、雜耍、街舞等等,看起來感覺很舒服也很輕松,同以往看的歌舞晚會或者其它演出完全不同,我非常喜歡,真是一臺推介西安的好劇,希望更多的人都來看《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

            來自尼日利亞的留學生摩西在觀看完演出后表示,《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展現了獨特的中國藝術魅力,給我們以回味悠長的藝術享受,讓我對漢唐盛世的長安城和現代化美麗的新西安有了新的更生動具體的認識。

            該劇出品人盧奧告訴筆者,長安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粹,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深厚,要用一個多小時的演出去展示長安的特色和魅力,難度非常大。經過多方的論證和調研,最后確定節目的本土原創標準,以新穎時尚的這種形式來展示和呈現。“我們希望,沒來過西安的觀眾,通過看這部劇能對西安有個更加直觀和全面的了解和認知,對來過西安的觀眾,我們希望他們看這部劇會會心一笑,覺得我們展示的西安或者陜西,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西安和陜西。我們給這部劇定的主題就是‘一夜看盡長安花’,只希望大家在看時有輕松愉悅的藝術享受。”

            《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總監制郭峰說:“西安正在全力建設絲路文化高地和文化強市,我們希望通過這部劇的推出,能精彩地演繹三秦大地、古都西安厚重的歷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巨大的發展成就,生動地再現了近年來陜西和西安全面轉型、跨越發展、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精神風貌。十年磨一戲,下一步我們還將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和建議,對劇目不斷進行精心打磨,不斷提升品質,使之成為廣受觀眾喜愛的文藝精品劇目,傳播西安聲音,講述陜西故事。”

            mmexport1550546059788.jpg

            是夜,《三秦印象·我的長安城》激越鼓聲,串起一幕幕歷史時刻,帶著各國朋友駛入長安,穿越歷史,體驗現實,駛向承載著人民美好夢想的未來,出發!(文/圖 楊旭景 郭勁)

            責編: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