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硅藻為啥擅長“捕光”?

            2019-02-19 10:17:15     來源:海外網

            被稱為自然界“奇葩”光合物種的硅藻為什么特別擅長“捕光”?日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沈建仁和匡廷云研究團隊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揭示了硅藻的“秘密”——它有高效地捕獲和利用光能的獨特結構。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基于該研究,科學家未來有望設計出可以高效“捕光”的新型作物。

            幾十億年前,第一批光合生物出現在地球上。歷經漫長的地質變遷和適應進化過程,光合生物重新塑造了地球表面和大氣層成分,也演化出了千姿百態的生命形態。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就是陸地上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

            對于綠色植物而言,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的是紅光和藍紫光,該現象與綠色植物吸收光的基本單位有關。綠光波段的能量基本沒有被綠色植物所利用,這也是它們呈現綠色的主要原因。

            但是,自然界中并非沒有能利用綠光的光合生物。海洋藻類擁有色彩斑斕的捕光蛋白,比如藍藻的藻藍蛋白、紅藻的藻紅蛋白、硅藻的巖藻黃素-葉綠素蛋白等,可以幫助海藻在不同的海水深度利用不同的太陽光能。其中,海洋赤潮的主要“肇事者”硅藻可謂最“成功”的光合生物之一,其分布范圍廣,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約占全球生態系統的1/5,比熱帶雨林的貢獻還高。

            此前研究表明,硅藻特有的捕光天線蛋白具有出色的藍綠光捕獲能力和極強的光保護能力。然而,硅藻光合膜蛋白的結構長期沒有得到解析,極大限制了對硅藻光合作用的研究。這次,科研人員解析了硅藻的主要捕光天線蛋白高分辨率結構,這是硅藻的首個光合膜蛋白結構解析研究工作,為研究硅藻的光能捕獲、利用和光保護機制提供了重要的結構基礎。該研究同時表明,學術界過去一些主流觀點可能存在問題。

            來自研究團隊的科學家表示,基于該成果,科學家有望設計出能夠利用綠光波段、具有高效捕光和光保護能力的新型作物,也可為現代化智能植物工廠的發展提供新方向。(記者 吳月輝)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19日   第 11 版)


            責編:張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