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廣東2019重點工程“作戰圖”:舉全省之力建設大灣區

            2019-02-19 08:23:21     來源:上海證券報

              舉全省之力建設大灣區

              廣東新年重點工程“作戰圖”已鋪開

              ⊙記者 朱文彬 ○編輯 邵好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之際,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所在地的廣東,將如何建設大灣區呢?記者進行了一番梳理。

              大灣區重點建設成廣東省頭等大事

              從農歷豬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的工作,主要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主題。

              2月11日,李希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等到廣州市、東莞市進行專題調研。

              在虎門二橋建設現場,李希表示,建設虎門二橋將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在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李希勉勵相關負責人和代表,努力打造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的典范,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12日至13日,李希來到珠海,深入農村、企業、項目施工現場,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調研。李希強調,2019年珠海要抓住用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典范。珠海要舉全市之力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粵港澳深度合作新支點。

              15日,李希又抵達深圳,深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口岸項目建設現場,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專題調研。李希強調,深圳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加強與港澳的溝通協調,深入對接“港澳所需”與“深圳所能”,切實發揮好前海自貿片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重大合作平臺作用,著力提升口岸、軌道、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全力以赴把粵港澳合作做實做好。

              16日,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研究部署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會議審議了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19年工作要點、關于規范以粵港澳大灣區名義開展有關活動的意見等有關文件。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步走”

              在1月29日舉行的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專場記者會上,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葛長偉透露,廣東省編制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近期會很快發布,主要對應國家的規劃綱要,提出今后一個時期廣東省如何實施和落實好國家的規劃綱要。

              葛長偉透露,今年廣東將從六方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是搭建好粵港澳大灣區四梁八柱,主要是要在規劃綱要和實施意見基礎上,編制推出相應專項規劃,包括創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項規劃、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規劃等。

              二是積極探索三地規則對接,這是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

              三是攜手港澳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目前,廣東正積極推進河套地區港深科技創新園區、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建設。同時,圍繞推進廣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設,廣東正積極申報創建國家級重大科學裝置,以這些重大平臺為依托來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四是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是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現在,廣東正在按照國家的要求在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際軌道的規劃,今年上半年可以出臺。

              五是繼續研究穩步推進提高三地居民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一些民生領域和文化領域的合作,三地居民特別是港澳青年有很強訴求,廣東將回應這些訴求,正積極推進。

              六是三地攜手打造“一帶一路”支撐平臺,今年上半年粵港澳三地政府還會組織聯手到海外推介的活動,一方面擴大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按中央要求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平臺。

              葛長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時序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到2020年,打基礎;第二階段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三地規則對接;第三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

              大灣區重點建設已經拉開大幕

              “扭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綱’。”2019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上升為今年全省重點工作的“頭條”。報告中最高頻的一個詞,正是粵港澳大灣區。從該省政府工作報告看,全篇22000余字的內容,大灣區建設約占10%。

              春節長假過后,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建設從點到面,作戰圖全面鋪開,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氣象。

              在深圳前海,2月13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前海舉行,共31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749億元。

              在廣州南沙,2月12日,南沙重點建設項目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介紹了2018年該區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和“攻城拔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作戰圖項目投資完成情況。會議透露,2019年,初步納入該區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項目共233個,年度投資計劃971.5億元,同比增長7.9%。

              在廣州黃埔(廣州開發區),2月12日,一場場面熱烈的全區加快推進“四治”暨建設動員會吹響了新一輪建設的號角。2019年,廣州黃埔區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將超1400億元,同比增長將超20%。

              會議上,黃埔區還透露,今年將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著力提升樞紐能級,并大力開展城市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強化共建共治共享,激發城市新活力。該區將力爭啟動從中新廣州知識城直通廣州市天河區的人才大道建設,并爭取將知識城站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等國家和省級規劃,強化知識城與深圳、港澳等地的互聯互通,打造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核心樞紐能級。

              “全力謀劃、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2月15日,在廣東省政府召開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上,廣東省副省長林少春發出“動員令”,他強調,要在謀系統、謀長遠、謀未來上加大力度謀劃推動重點項目,加快現代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以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帶動工業投資,要在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謀劃我省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

            責任編輯:賈兆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