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8年6月27日,在馬耳他森格萊阿鍋爐碼頭,難民們準備走下救援船“生命線”號。 新華社/路透
歐洲庇護支援辦公室2月13日公布的2018年年度評估報告稱,2018年共有63.47萬人向歐盟國家、瑞士和挪威提出庇護申請,這比2017年降低10%。而在去年作出的59.3萬份判決中,僅34%的申請人在一審中得到了庇護,被授予難民身份或附屬保護,這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6%。
政策趨緊
《布魯塞爾時報》稱,歐洲庇護申請已回到2015年難民危機前的水平,而申請的成功率也有所下降。數據顯示歐洲正在執行越來越嚴厲的難民政策。
難民進入歐洲的主要途徑之一——自利比亞經地中海前往意大利的路線在過去一年里遭到了嚴格控制。意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維尼決定禁止載有在地中海獲救難民的船只與意大利港口對接。
據英國《衛報》報道,去年意大利施行了以薩爾維尼命名的新移民法令。法令暫停了被認為具有“社會危險性”的個人庇護申請,并取消了一些未取得正式難民身份但暫留意大利的人的留用許可。今年1月,僅有150名難民在意大利的申請得到了批準,遠低于2018年1月的2091人。《衛報》稱,過去4個月,意大利“創紀錄地”拒絕了2.48萬份庇護申請。
與此同時,歐洲其他國家對“非法”難民的驅逐力度也在加大。據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德國在去年加大了對難民的驅逐力度,德國內政部長霍斯特·西霍弗稱,“這是遏制難民流入和改善聯邦移民辦公室庇護申請處理的政策中的一部分”。《衛報》稱意大利的各個難民接待中心也在遣返被剝奪“人道主義保護”的難民,并稱意大利政府計劃遣返50萬人。
撕裂歐洲
分析普遍認為,過去幾年,歐洲對難民危機應對不佳點燃了公眾情緒,迫使歐洲多國政府收緊難民政策。
在難民危機面前,認為“德國能行”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讓所在的執政聯盟分化。2015年,默克爾決定保持開放的德國邊界。《愛爾蘭時報》指出,這使她成為一些人眼中的“人道主義”女主角,而令其他人討厭。這造成執政聯盟兩極分化,并使默克爾不再擔任基民盟的領導人。默克爾的繼任者——德國基民盟主席卡倫鮑爾呼吁采取更強硬的難民政策。
支持收緊難民政策的右翼勢力得到了更廣泛的支持。《美國利益》雜志稱,去年6月上臺的意大利新政府由五星運動和聯盟黨聯合執政,他們秉持意大利民族主義立場,從“意大利人對意大利和歐洲處理難民危機的挫敗感”中俘獲了近600萬張選票。薩爾維尼所在的聯盟黨支持率與去年3月的17%相比也翻了一番。
在匈牙利,難民同樣不受歡迎。美聯社援引匈牙利政府國際通訊辦公室消息稱,“匈牙利將延續其移民政策,因為匈牙利人民已經宣布了他們的意愿:他們不想生活在一個移民國家。”匈牙利擁有歐洲最嚴格的反移民法,并在其南部邊境建造了一條長109英里的圍欄,用于限制從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過境的移民。該國總理歐爾班稱:“我們不再認定他們是穆斯林難民,而是入侵者”。
問題難解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海倫·奧尼斯說:“當一條路線關閉時,另一條路線通常會開啟。”西班牙正取代意大利成為北非難民經地中海進入歐洲的“橋頭堡”。聯合國難民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從利比亞非法移民入境意大利的人數在2018年大幅下降至2.34萬人,約為2017年記錄人數的1/5。而2018年有5.58萬難民由海路抵達西班牙,遠高于2017年的2.21萬人。
英國《每日快報》評論稱,歐盟成員國之間關于如何應對難民問題的分歧仍然存在。隨著難民留在意大利越來越困難,不少移民也嘗試前往法國,但嚴格的邊境控制讓這些人無功而返。《衛報》援引法國當局公布的數據稱,僅2018年上半年,就有超過1.05萬名試圖乘坐火車、或沿著高速公路、或穿越山脈以越過意法邊境的難民被遣返。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數字揭示歐盟國家仍在爭論應由誰來對入境尋求庇護的難民負責。2018年德國將近9000名難民向其他歐盟國家驅逐,其中近三成被遣回意大利,希臘拒絕了大多數請求,沒有難民被送往匈牙利。《南德意志報》援引德國內政部評論稱,雅典不接受更多難民的理由“基本沒有根據”。(周伯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19日 第 10 版)
責編:侯興川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