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 一大批上市公司搶先布局

            2019-02-18 20:03:32     來源:上海證券報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一大批上市公司搶先布局,面臨巨大發展空間

              上海證券報 

              黎靈希 時娜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 本規劃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 發展目標

              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以上據新華社)

              市場期待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于2月18日正式對外公布,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即將駛入快車道。

              作為區域經濟的領頭羊,灣區內上市公司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事實上,一些上市公司已提前起跑,在金融科技、基建、園區運營、生活服務、物流等多個方面展開布局。

              打造全球獨特的多元灣區

              根據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將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同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強化與中心城市互動合作,提升城市群發展。發揮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鎮數量多、體量大的優勢,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魅力城鎮。推動珠三角九市呈現一體化發展,建設具有嶺南特色的宜居城鄉。

              正在由傳統的“開發商”轉向“城市配套服務商”、“城市運營商”的萬科等房地產企業以及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大量土地儲備的招商蛇口中集集團以及深圳國際都將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參與者及主要受益者。

              招商蛇口:大灣區土地儲備占總土儲達34%

              目前,招商蛇口在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深圳的核心位置——蛇口、太子灣、前海、會展灣等區域擁有大量待開發的優質資源,這些資源將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逐漸釋放。

              比如,去年年底,公司與前海投控、招商前海實業簽署《前海區域整備協議》,進一步明確公司在前海區域的權益。公司還啟動了太子灣總部基地建設,將吸引一批優質的世界級企業進駐,打造大灣區的“海上會客廳”。

              招商蛇口表示,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落實的過程中,公司將聚焦城市,關注灣區中心城市副城、組團及規劃承接溢出的新城新區,戰略性布局產業新城、特色小鎮等長周期產品,比如廣州南沙新區、佛山禪南順(三龍灣)、中山翠亨新區等。

              中集集團:在深圳前海擁有逾52萬土儲

              中集集團在深圳前海、深圳蛇口太子港、坪山新區均擁有土地儲備。

              在深圳前海,中集集團擁有約52.4萬平米的土地儲備,與招商局、深圳國際一同被市場稱為“前海三大地王”。

              2018年9月30日上午,“中集前海先期啟動項目開工儀式”在前海項目地塊隆重舉行,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

              深圳國際:梅林關項目力爭在2019年達到部分銷售目標

              “前海三大地王”中的另一家企業深圳國際也將受益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提速。

              深圳國際在深圳前海擁有約38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此前,深圳國際曾表示,前海片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前景廣闊,預期除了土地增值收益外,將來可通過土地的開發,為公司股東帶來可觀的經濟回報。

              此外,深圳國際在梅林關擁有計容建筑面積約48.6萬平方米的綜合開發項目。

              國泰君安國際在研報中指出,深圳國際的梅林關土地價值將在未來三年逐步釋放,預計該項目每年帶來的收益約為29.4億港元。

              萬科:已進入大灣區7個城市

              萬科在“大灣區”城市已深耕多年,目前已進入了珠三角包括深圳、廣州、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在內的7個城市,同時在香港也有項目布局。萬科表示,未來,公司還將繼續加大在大灣區的布局,把握大灣區發展機會。

              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要提速,灣區內的港口、高鐵、城市軌道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規劃綱要提到,粵港澳大灣區依托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絡與港口群和機場群,構建區域經濟發展軸帶,形成主要城市間高效連接的網絡化空間格局。

              日前,在深圳啟動的31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項目中,就有10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未來,伴隨著更多重大項目的啟動與開工,相關上市公司有望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天健集團:已與深圳各區在城市建設等方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以“城市綜合運營服務平臺”為自我定位的天健集團,不僅在大灣區主要城市有很多項目外,而且和深圳各區在城市建設等方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天健集團的總土地儲備中,有很大一部分在粵港澳大灣區。

              根據公司披露的公開資料,天健集團在大灣區的深圳、廣州及惠州都有房地產項目,其中在建的深圳科技大廈、龍崗回龍埔項目均在深圳,建筑面積約17萬平米。位于深圳的深圳天健·天驕(一期)、深圳創智新天地、廣州白云新城項目,將于2019年竣工。

              此外,天健集團在惠州還有一個土地面積7.08萬平方米的商住項目,在深圳西麗還有一塊約9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2018年10月10日,天健還競得廣州兩塊土地的使用權。

              深高速:攜手百度為大灣區鋪設“智慧高速”

              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規劃綱要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交通運輸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被認為是大灣區規劃下最受益的行業之一。早在去年6月份,相關基礎設施項目就已“提前起跑”。

              根據彼時深高速與百度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能交通、智慧環保、信息化升級等三大方向進行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展開的全面建設助力。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綱要中重點提到了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

              尤其是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騰訊:金融科技助力大灣區一體化

              大本營在深圳的互聯網巨頭騰訊,布局粵港澳大灣區選擇了從居民日常生活切入。

              目前,騰訊乘車碼已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江門、惠州、肇慶等城市。

              2018年,騰訊陸續和新鴻基地產、新世界集團、周大福珠寶集團達成合作,通過“微信香港錢包”為用戶打造智慧生活。

              此外,騰訊還在醞釀推出讓大灣區居民便捷出行的“E證通”。“E證通”將集合身份證、回鄉證、電子港澳通行證等多個證件,讓粵港澳居民過關流程大大簡化,就像刷地鐵卡一樣方便。

              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陳起儒表示,在大灣區內普及移動支付是建設世界級金融科技灣區的第一步,通過“微信香港錢包”、We Remit等產品的落地,必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發展,給灣區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生活便利。

              順豐控股:智慧物流助力大灣區融合

              粵港澳大灣區所在的區域,正是順豐起家的華南區,公司在該區域也具有較強的優勢,整個香港市場的快遞業務,尤其是內地香港件,順豐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時效是物流企業的生命線。我們相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實施,區域內經濟活躍度會進一步提升,各種經濟要素的流動也會更趨活躍,這為物流企業帶來了機會。”順豐控股方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智慧物流一定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這與順豐控股的戰略目標一致。

              捷順科技:智慧停車業務已對大灣區實現全覆蓋

              據了解,作為扎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26余年的企業,捷順科技的智慧停車全產業鏈業務已對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全覆蓋。粗略統計,公司智慧停車產品在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

              捷順科技董秘王恒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發布,將會促進大灣區內各城市對智慧停車領域的投資和發展,為公司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未來,公司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深耕大灣區智慧停車市場,重點推動智慧停車運營業務和城市級智慧停車平臺業務,促進大灣區內智慧城市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公司的力量。

            責任編輯:王涵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