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一大批上市公司搶先布局,面臨巨大發展空間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 本規劃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 發展目標
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以上據新華社)
市場期待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于2月18日正式對外公布,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即將駛入快車道。
作為區域經濟的領頭羊,灣區內上市公司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事實上,一些上市公司已提前起跑,在金融科技、基建、園區運營、生活服務、物流等多個方面展開布局。
責任編輯:鮑一凡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