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春走基層:“費凡”們在華喜過中國年

            2019-02-18 10:37:42     來源:海外網

            洗豆角,剁肉餡,和好面,搟成皮,放上餡兒雙手用力一捏——一個餃子成了形。大年三十晚上,千家萬戶團圓之時,來自意大利的費凡,終于又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包餃子“絕活”了。

            來自意大利的費凡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引進的一位外籍研究員,與他一樣,許許多多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們,也經歷了精彩、難忘的中國年。

            過年三部曲

            小年夜聚餐、年三十包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逛燈會,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專家來華工作定居,這套中國傳統的“過年三部曲”成為他們歡度春節的必備項目。

            自2015年來到中國工作后,每年的小年夜,費凡都會邀請課題組的所有成員去中餐館聚餐。“費凡老師對中國春節文化非常感興趣,小年夜聚會時,他脫口而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令人佩服。”助手諾雅說。

            在除夕夜和中國同事吃餃子、聊天,是費凡在中國過年的第二道儀式。“我特別喜歡吃餃子,尤其喜歡豬肉豆角和蝦仁餡的餃子,把蔬菜和肉包在面里的吃法非常有趣兒!”費凡表示,他回意大利時,也會教家人包餃子。

            費凡還知道,在中國人的概念里,過了元宵節,這個“年”才算真正過完。今年的元宵節即將來臨,費凡回憶起去年逛北京龍潭廟會的情景難掩激動:“廟會上有很多人在表演節目,也有很多紅色的裝扮,非常熱鬧!”他期待著能再吃到中國同事煮的湯圓,“我知道,在中國,元宵節吃湯圓,象征著‘團圓’。”

            守歲看春晚

            “青春躍起來,青春速度最快,我想躍起來,就飛躍起來……”這幾天,艾德文腦海里一直回蕩著這段旋律。原來,這是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個籃球創意節目的歌曲。“這個節目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看起來像NBA球員在表演一樣,非常酷炫。”

            艾德文自2003年來華工作,在2004年他成為中國首位在央視主持黃金時段節目的外籍主持人。過去的15年里,每年的除夕夜,他都會去中國朋友家中一起守歲看春晚。

            “我覺得中國春晚的存在,是一種過年的氣氛和儀式。”艾德文說,“今年的春晚不僅有中國傳統文化,還融入了很多科技元素,我很喜歡。”當春晚播放到花式灌籃節目時,他趕快用手機錄下視頻,并分享給遠在澳大利亞的孫子們。他的孫子們非常喜歡打籃球,看到這些灌籃表演,幾個孩子興奮了好久。

            除了愛看春晚,艾德文還非常喜歡中國過年發壓歲錢的傳統,他認為這代表了長輩對晚輩的疼愛和期望。“我每年回澳大利亞休假時,都會給我的5個孫子帶中國的紅包,他們收到后都非常高興。”

            新年新愿望

            春節不僅包含團聚和歡樂,也有堅守和奮斗。馬爾科和肖恩就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基地度過了第一個中國春節。作為在FAST工程工作的外籍專家,他們的春節記憶和貴州、FAST、工作相互交織,穿插著中國同事熱情好客帶來的感動。

            肖恩說,他唯一一次離開現場是應中國同事邀請,到他家吃年飯。“臨走時,我看到同事家門口貼著大紅色春聯,雖然看不懂這些字,但也感受到了喜慶的年味,心里覺得挺暖的。”馬爾科也說,盡管過年期間一直在工作,他還是通過中國同事從各地帶回的家鄉特產中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中央民族大學美籍專家馬克力文的這個春節也很忙碌,他和他的演奏搭檔傅涵受邀出席了一系列慶祝活動并在活動上演唱了中文歌曲。來華十余年,馬克力文已經創作出70首關于中國的歌,他希望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際,為中美關系的友好發展和中美兩國人民間的情誼譜寫更多歌曲。(葉 子 王璐瑤 李 丹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18日   第 02 版)

            (原標題:“費凡”們喜過中國年(新春走基層)

            責編: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