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村民在葫蘆上烙畫藝術圖案
春節剛過,在河南方城縣新集村的葫蘆烙畫車間里,村民們正在加緊趕制一批烙畫葫蘆訂單。2018年,新集村積極發展葫蘆種植和加工產業,并開發以葫蘆文化藝術為主題的特色旅游。如今,全村已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農民增收、貧困戶脫貧、土地增值、文化強村的“四贏”目標。
2018年初,為強化產業扶貧,派駐到新集村的扶貧工作隊對產業項目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篩選,最終選擇了集種植、加工、文化和旅游為一體的葫蘆產業。一開始,村民們對發展葫蘆種植頗有疑慮。不少村民認為,好好的耕地不種莊稼,種了葫蘆不能吃也不能喝,沒有多大用處。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扶貧工作隊多方聯絡,請來了烙畫傳承人侯娜和本村學美術專業的大學生蘭宏濤,幫助引導村民種植葫蘆,并辦起葫蘆烙畫培訓班,手把手地教村民們學烙畫。
令人驚喜的是,新集村的葫蘆產業在第一年就獲得了豐收。眼下,不少村民家的陽臺上、窗戶上和房前屋后的樹上,都掛滿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葫蘆胚等待加工。村里開發出的七類葫蘆工藝品春節前已被全國各地的客商訂購一空,有的客戶在春節后又續下了訂單。
“俺去年種了一畝葫蘆,素葫蘆按一塊錢一個,一畝地萬把塊錢。烙上畫后價值能翻10倍到20倍,今年打算再種二三畝。”新集村48歲的脫貧戶蘭才笑臉盈盈。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福、祿、壽和生肖豬等系列葫蘆文化工藝品,托起了他致富奔小康的夢想。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發展葫蘆種植產業和以葫蘆文化藝術為主題的旅游產業,讓葫蘆烙畫造福新集村人民,并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下去。”中原工學院派駐新集村的第一書記陳厚民說。(王小玲/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18日 第 12 版)
(原標題:方城葫蘆烙畫烙出小康夢)
責編: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