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方星海:新股首日限價放大價格扭曲 投資者回報率低

            2019-02-18 07:12: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參加“中國經濟50人論壇”期間,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左)就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等問題與央行行長易綱進行交流。 記者 史麗 攝

              記者 王雪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2月16日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發表了《新股上市首日限價的彈簧效應》的主旨演講。方星海表示,研究發現,當前相關制度安排導致新股上市后二級市場短期漲幅顯著超過了不限價時期,使得二級市場投資者盲目追漲,放大了價格扭曲,造成新股在打開漲停板后的超額累計回報率低下。且創業板公司相對主板市值更小,限價后的扭曲效應更加明顯。

              方星海表示,這一研究旨在評估新股上市首日限價的科學性。所謂“彈簧效應”是指壓下去的幅度小于彈起來的幅度。從2009年7月到2014年6月,A股IPO采用詢價方式,二級市場上市首日基本不設漲跌幅;自2014年6月份以后,新股上市采取了一些新做法,如一級市場發行定價不超過23倍發行市盈率,而二級市場上市首日漲跌幅不得超過44%。

              “為了觀測二級市場的彈簧效應,我們引入了極大市盈率的概念。”方星海表示,極大市盈率就是第一次打開漲停板那天的靜態市盈率,它是一級市場發行市盈率和二級市場上升市盈率的疊加。在前后兩種新股上市首日制度安排下,對比極大市盈率和一兩年后的回報率,可以得出目前新股發行制度安排的比較效果。

              同時,研究還引入了“極大市盈率行業調整”的概念,就是用極大市盈率減去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是為了剔除行業影響。

              方星海表示,在當前制度安排下,新股上市后連續上漲時間更長,極大市盈率更高。

              研究顯示,從2009年7月到2014年6月,新股發行市盈率均值是48倍,中位數是46倍,上市以后極大市盈率均值是63.9倍,中位數是56倍。在沒有首日限價的情況下,新股連續上漲天數均值只有1.7天,中位數是1天。

              而在加上了首日漲幅44%的限制后,情況發生很大變化,無論是極大市盈率的均值還是中位數,都大大上升了,經行業調整后的極大市盈率也上升明顯,新股首次打開漲停板的天數大幅增加。去掉二級市場大勢影響后,這樣的差別也是顯著的。

              那么,當新股達到極大市盈率后,即投資者在新股打開漲停板后買進去,未來一兩年的回報率會是多少呢?方星海表示,總體來說,在新股采取首日限價以后,這個長期回報率很低。并且,這種扭曲效應在創業板會更加明顯。

            責任編輯:王棟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