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看了這張卡片,你還有什么理由抱怨

            2019-02-17 17:37:06     來源:人民日報

            入夜的寒冬,楊朋朋

            從山東濰坊市奎文區一家商鋪

            取上外賣放入保溫箱

            伴著霓虹

            駛向下一個目的地

            1550395423405106.jpg

            每次送單

            楊朋朋都要在外包裝上

            貼上一個圓形的標簽

            寫著

            “我是聽障人士,如給您造成不便,

            請諒解,謝謝您!祝您生活愉快”

            這段話也寫在

            他隨身佩戴的一張卡片上

            640.webp (1).jpg

            楊朋朋今年32歲

            6歲那年他生了一場病

            病好了,卻聽不見了

            本來已經會說所有話

            聽不見后

            慢慢也就發不出聲音

            父母帶著他求醫問藥

            西醫、中醫

            用銀針扎耳朵

            但楊朋朋的世界還是寂靜一片

            1550395477724113.jpg

            資料圖

            成年后

            楊朋朋做了很多工作

            最后他考了駕照

            成了一名教練

            專門給學車的聾人上課

            有外地的聾人慕名來找他學車

            從他們那

            他第一次知道

            原來在外地

            早已有聾人做了跑腿小哥

            也就是人們常稱的騎手

            楊朋朋打聽到菜鳥的

            一個即時物流平臺可以招聾啞騎手

            他下載了APP

            遞交資料

            通過了審核和培訓考試

            最終成為騎手大軍中的一員

            1550395498729462.jpg

            做騎手,免不了辛苦,對于聾啞人,其中的難處還要加上幾分。聽不見說不出是最大的障礙,地址有時候不準,小區樓房有時候宛如迷宮,他們沒法打電話問,只能干著急。有時給顧客發短信,但并非每個顧客都會體諒他們,楊朋朋展示了一條收到的回信,對方不耐煩地說,“發短信也是要錢的。”

            楊朋朋記得,一天夜里他冒著大雨送單,電動車卻在半路熄火了。他打不了電話,雨又把手機打濕了。等他騎著自行車濕淋淋的站到收貨人面前,還沒來得及用手勢表示抱歉,對方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騎著自行車回到出發的地方,推著熄火的電動車往家走,他的手機上傳來新的信息,他被顧客投訴超時了——只要遇到投訴,這些聾啞騎手就會陷入“有苦說不出”的境地。收到投訴后,客服人員通常會打來電話核實原因,他們一樣接不了電話,只好眼看著投訴過了申訴期。

            1550395543229761.jpg

            楊朋朋也想過要放棄,但因為一位小女孩曾向他鞠躬致謝,讓他堅定了逐夢的腳步。

            平臺了解到這個群體,給他們準備了專門的工作牌,印上騎手的日常用語,方便和商家、用戶溝通,甚至在迷路時,向路人求助。

            1550395562801713.jpg

            逐夢的道路上,楊朋朋并不孤單,在他身邊聚集了大學生王樹林、單親媽媽高利等30多個“無聲騎手”。他們奔波在山東省濰坊市的大街小巷,通過這家物流平臺,為市民配送餐飲、藥品和鮮花等,自強自立,實現自身價值,并感受著這座城市帶來的溫暖。

            1550395585448716.jpg

            一部手機,一臺電動車

            一單單送貨

            讓聽障人士接觸了平時不會接觸的人

            看到了平時不會注意的風景

            感受到了社會跳動的脈搏

            他們沒有自怨自艾

            其間的人情冷暖,艱難挫折

            只會讓他們活得更有尊嚴

            他們對辛苦甘之如飴

            對未來有著希望

            這希望以腳踏實地的方式出現

            就像他們送貨時走下的路

            責編:張青津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