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月球再添5個中國地名 嫦娥四號著陸點為啥叫“天河基地”

            2019-02-16 06:15:57     來源:海外網

            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月15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發布嫦娥四號著陸區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準,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著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3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

            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有什么意義?為什么要取這5個名字?目前月球上的中國名字有多少?

            月球已有27個中國名字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表示,月球地理實體命名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一個國家在月球探測及其科學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績,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

            “我國利用探月工程嫦娥二號和嫦娥四號高分辨月面影像數據申報嫦娥四號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獲得批準,是對嫦娥四號任務開創人類先河偉大壯舉的紀念,也是開展嫦娥四號科學研究與應用所取得的又一項重要原創性成果。同時還是我國對世界月球探測的又一貢獻,為國內外科學家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提供了位置標準及基礎數據。”劉繼忠說。

            據了解,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活動始于17世紀初期的歐洲。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的管理和審批由世界各國公認的權威天文學術組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負責。那么,申報月球地理實體命名要滿足哪些條件?

            吳偉仁表示,獲得原始探測數據是取得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權的基本條件。此次,中國就是根據探月工程嫦娥二號和嫦娥四號高分辨月面影像數據來申報嫦娥四號著陸點及其附近5個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并于2月4日獲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準。此前,中國分別于2010年8月和2015年10月獲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復的嫦娥一號和嫦娥三號著陸區地理實體名稱,三次自主申請命名獲批的月球地理實體名稱共計12個。

            據介紹,目前月球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準的有效地理實體命名共有9000多個,其中中國名字共計27個。

            這些中文名有啥含義

            發布會上,嫦娥四號著陸點及其附近5個月球地理實體的名字逐一公布: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著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

            為什么要取這樣的中文名字?嫦娥四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李春來一一進行了解釋。

            “天河在中國古代是對銀河的一種別稱,在中文中又可隱喻‘開創天之先河’,與嫦娥四號開創了人類月球探測歷史上的先河相契合。”李春來表示,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命名慣例,著陸點名稱之前需加一個拉丁詞語Statio,這一詞語的英文含義為“基地”,因此命名嫦娥四號著陸點的名稱為天河基地。

            著陸點周圍的三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這三個名稱均為我國古代天文星圖“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的星官,其中織女和河鼓屬于二十八宿的牛宿,天津屬于二十八宿的女宿。三個星官分別位于現代星座劃分的天琴座、天鷹座和天鵝座,三個星座所包含最亮的恒星分別為織女一(俗稱織女星)、河鼓二(俗稱牛郎星)和天津四,這三顆明亮的恒星構成了著名的“夏季大三角”,命名的織女、河鼓和天津在月面上近似再現了這一天文現象。

            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泰山則以我國五岳之首的泰山而命名,位于嫦娥四號著陸點西北方向約46公里處,其“海拔”高度為-4305米,相對馮·卡門坑面高度約為1565米。泰山是我國首次獲得的“山,山脈”類月球地理實體名稱的自主命名,這也是自1985年后33年的時間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再一次批準命名“山,山脈”這一類月球地理實體名稱。(記者 馮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16日   第 02 版)

            責編:陳亞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