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央視財經評論:1月CPI漲幅為啥創新低?到底低不低?

            2019-02-16 00:44:15     來源:央視財經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2019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CPI同比上漲1.7%,環比上漲0.5%;PPI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6%。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處在春節消費季,今年1月CPI不僅低于去年,也創下近一年來的新低。

              如何看待這一數據變化?未來物價又會怎么走?2月15日晚,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郭麗巖財經評論員章弘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春節消費后 為何迎來近一年最低CPI漲幅? 春節消費后 為何迎來近一年最低CPI漲幅?

              郭麗巖:節日效應未在一月全部顯現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 郭麗巖:春節在1月底或者2月初的時候,這種春節假日對于CPI的影響既體現在1月份也體現在2月份。

              具體來說,今年像鮮果鮮菜供應保障方面是比較到位的,食品類季節性因素,今年體現得沒有那么明顯,尤其是豬肉價格,之前受疫情影響的相關地區采取措施,剛好在春節前后開放了限制,流通趨于正常,這對平抑價格的作用很明顯。還有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在于汽車交通燃料用油這一塊,去年四季度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帶來的汽柴油幾連降也反映到了1月份CPI當中。

              章  弘:數據只是反映消費水平的一個方面

              財經評論員 章弘:首先,從歷史上看,這個數值并不算最低。從結構上來看,鮮果、蔬菜漲幅還不小,醫療、教育培訓等方面也上漲比較多。再加上統計學上CPI的組成、權重等原因,這個數值和現實消費感受之間確實存在差異。但需要厘清的是,物價并不是越低越好,雖然咱們民眾都希望物價低點,但經濟運行有它的客觀規律,CPI太高太低都不行。太低了,經濟就不活躍,甚至出現通縮,最終影響的還是民眾自己。

              郭麗巖:不必過分擔憂通縮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 郭麗巖:通縮是有規范性的定義和解釋的,物價普遍持續下跌才會把它界定為通縮。而且,通貨緊縮,它另一半是通貨,只有貨幣供應方面持續收緊等,才能說有了通縮的基礎。結合這幾個方面來看,我認為沒有必要過分擔心通縮的問題。

              漲幅持續回落 物價未來怎么走?

            郭麗巖:物價溫和上漲態勢可期 郭麗巖:物價溫和上漲態勢可期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 郭麗巖:我們的研究模型顯示,今年二季度和去年相比,翹尾因素還是比較高的,年內CPI更可能是在合理區間上下溫和波動。另外,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來衡量CPI中樞變化的指標,叫核心CPI,就是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居民消費價格。據此測算,1月份數據是1.9,這比過往4個月其實略高0.1%—0.2%,這個數據穩中略有回升,可以看出CPI的中樞運行是比較平穩的。

              章 弘:排除偶然因素 穩消費效果將逐步顯現

              財經評論員 章弘:我們看到二月以來,發生過非洲豬瘟的17個省區市的疫區已經全部解除封鎖,地域間流通越來越正常;其次,油價從之前的持續下跌到現在開始小幅回升。應該說,排除了這兩個因素后,物價更多還是趨穩。

              郭麗巖:價格溫和運行基礎牢靠 增強逆周期調節的針對性和精準度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 郭麗巖:去年以來,已經出臺了擴大消費的一系列支持政策。進入新年,政策力度仍然不減,包括昨天新出的金融機構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精準對接、一攬子服務匹配等等。那么,未來最重要是兩個字,就是“實施”。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要深化和提高,剛才說到很多實物產品和服務,包括家政服務、旅游服務等等,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民眾需要的服務供給,才能夠為未來的價格穩定提供更好支撐。

              章 弘:穩貨幣 寬信用 定向投入最重要

              財經評論員 章弘:貨幣政策要穩定,寬信用的效果還有待加強。從2018年數次定向降準,到今年初全面降準,應該說錢怎么能更有效地流向需要的地方,仍有一個過程。要讓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得到更多支持,尤其是新動能、新產業得到更多投入和資源配給,定向投入很重要。

            責任編輯:張國帥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