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央行吹風會“吹”來五大重磅:回應是否降息

            2019-02-15 20:39:29     來源:中新經緯

              信息量巨大!央行吹風會“吹”來五大重磅:回應是否降息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5日電 每逢周五必有大事!2月15日晚,央行網站首頁放出“2019年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解讀吹風會實錄”,來自央行的幾位有關負責人針對1月社融、人民幣貸款雙雙創歷史新高,貨幣政策取向,未來降息可能性,民企發債預冷以及扶持民企新政策等,作出回應與解答,可謂信息量巨大

              2月15日下午,人民銀行舉行2019年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解讀吹風會。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周學東主持吹風會,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鄒瀾出席吹風會,并回答媒體的提問。

            資料圖:央行。 中新經緯攝 資料圖:央行。 中新經緯攝

              01 談1月社融貸款創新高:季節因素影響

              央行數據顯示,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規模增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上月多3.0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6萬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新增3.23萬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同比多增3284億元。

              針對社融規模增量創新高,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分析指出,這顯示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是貨幣政策效果逐漸顯現的結果

              具體來看,有四點原因:1月疊加了年初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貸款增速加快,同比多增較多;債券融資大幅增加。債券融資也是自去年二季度開始增長有所加快;委托貸款降幅縮小,信托貸款由負轉正。這是今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結構出現的新特征;此外,商業銀行對企業商業信用的支持力度加大

              此外,針對人民幣貸款新高,阮健弘指出,從歷史規律看,1月份是全年貸款投放最多的月份,今年1月新增貸款情況與去年同期情況類似,與實體經濟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屬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考慮到春節因素,應把1、2月份甚至一季度的數據統籌考察,不宜對單月數據過度關注

              02 是否降息:要更關注貸款利率的變化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春節假期結束后,央行一直未進行逆回購操作,顯示流動性較為寬裕,此外15日公布的CPI數據顯示通脹較低。隨著寬信用政策逐步顯效,歐美等外圍市場釋放貨幣寬松信號,有猜測稱央行有一季度再度降準的可能,降息的猜測也漸漸升溫。

            中國銀行。中新經緯攝 中國銀行。中新經緯攝

              “要更加關注實際的貸款利率的變化,”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回應說,“去年以來人民銀行采取了各種貨幣政策的措施,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貨幣市場利率是下行的。”

              孫國峰稱,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兩軌合一軌。推動基準利率和存貸款的市場利率兩軌合一軌,這個過程中要更多地發揮央行的政策利率對市場利率和信貸利率的傳導作用。

              “從這兩個角度看,我們可以多關注實際的銀行的貸款利率的變化。”

              03 貨幣政策取向:并未改變

              針對貨幣政策問題,孫國峰強調,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并沒有發生改變。貨幣政策探索并積累了不搞“大水漫灌”又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經驗

            資料圖:人民幣。 中新經緯攝 資料圖:人民幣。 中新經緯攝

              從貨幣政策流動性供給操作看,節奏較為平穩,并且與激勵機制相結合,2019年1月份降準考慮置換中期借貸便利后凈釋放長期資金約3000億元,且分兩次實施,既考慮了與春節前現金投放形成對沖,避免造成流動性淤積,也考慮了繳稅、年初信貸增長、地方債提前發行等流動性需求因素。

              他強調,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根據形勢發展變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的要求,節奏上也有春節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宏觀杠桿率保持穩定,談不上“放水”。

              數據顯示,截至1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54.56萬億元,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1個和14.6個百分點,有猜測認為M1走低或對貨幣政策產生影響。對此,阮健弘表示, M1和經濟增長和物價的關系沒有那么穩定。重點是觀察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

              04 民企發債遇冷:總體形勢向好

              近期,有觀點認為2019年1月份信用債發行呈現出“高等級債熱銷、民企債遇冷”。對此,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鄒瀾認為,總體上1月份信用債發行態勢繼續向好。2019年1月,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約9500億元,環比增長17.7%,同比增長165%,延續了2018年11月以來較好的發行態勢。

              此外,中低評級信用債發行及凈融資進一步改善;1月份民營企業債券發行量環比略有下降,但仍為2017年以來同期較高水平,分別較2017年、2018年同期增長51%和60%。此外,今年以來,民營企業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進一步提升,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了資金補充。

              綜上,鄒瀾認為今年1月份信用債發行整體形勢向好,中低評級和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形勢均有所改善,但高等級債券受歡迎程度更高,顯示了債券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投資者信心整體有所恢復的態勢。

              05 扶持民企18條:校正過往政策

              14日,中辦和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金融及民營企業若干意見,有很多新的措施和提法,文件的出臺對未來加強信貸這方面的服務有哪些比較重要的影響?

              對此,周學東稱,這個文件主要包括五個方面18條措施。文件旨在優化信貸結構,提升對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信用貸款是銀行貸款重要的貸款方式,但是在貸款投放中為了抑制不良貸款的過快增長,多數銀行對信貸人員實行不良貸款終身責任追究。所以現在信貸人員的壓力很大,貸款發放出去一旦要出現不良,要面臨終身責任追究的壓力,那么在放貸的時候就有顧慮。如果企業沒有足夠多可供質押的資產,貸款就比較困難。

            資料圖:央行。 中新經緯攝 資料圖:央行。 中新經緯攝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信貸人員不愿意給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放貸,相當程度體現為押品不足。由此有學者批評這種現象,說如果這樣辦下去,我們銀行都跟典當行一樣了,叫銀行典當化。因此,這份文件出臺這條措施非常及時,適當的要校正一下。”

              周學東說,如果貸款信貸出現不良,要區分一下有沒有違法違規違紀的情形?有沒有謀取私利的情形?如果盡責到位,就應該免責。這樣對民營企業或者小微才敢貸款。這個文件內容非常豐富,金融部門會認真貫徹落實。(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賈振飛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