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高速增長是浙江臺州高新區給2018年寫下的宏大注腳。
臺州高新區2018年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等8項指標增幅居全市第一;在全省公布的39個高新區(含國家高新區)四項指標增速排名中均居浙江全省第一。
今年臺州全市按下了向灣挺進、擁灣發展的快進鍵,“兩抓年”動員大會更是下戰令、擂戰鼓。
聞令則戰。2月11日下午,臺州高新區召開省“兩會”、市“兩抓”動員會精神傳達會。2月13日下午,臺州市高新區召開2019年干部職工大會暨黨風廉政建設部署會。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榮千指出,今年高新區即將擁有國家級高新區這一臺州唯一的戰略性創新大平臺,擁有臺州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一核一地”高定位,擁有臺州現代化灣區建設重點推進的“八大標志性工程”之一的中央創新區,高新區將奮力融入臺州現代化灣區建設,力爭各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走在全省高新區前列。
制造立灣,招大引強增實力
“兩抓年”戰鼓擂動
責任狀已簽下
2月13日,臺州高新區招商團隊一行人馬不停蹄踏上招大引強新征程。每一滴奔跑的汗水,都會澆灌出未來。走在濱海工業園區,一座座創新型、支撐力強的項目建成投產,成為高新區新的強勁增長點。
去年,濱海工業園區稅收達到6.1億元,與2016年相比,接近于“再造”了兩個濱海園區,今年還將計劃“再造”一個。
近年來,臺州高新區招大引強步伐的加快,高新區投資合作局緊扣“3+1+X”工作法,全力實施精準招商,重點圍繞汽車零部件、新材料、醫藥健康三大產業方向,大力招引龍頭企業和與之關聯的現代服務業,實現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與三大產業融合發展,助推臺州和高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在明確數字經濟“一核”定位后,臺州高新區招商人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上門對接央企、國企和名企,利用中央創新區現有園區,已落地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及產業化項目、百度臺州創新中心、大商智控等數字經濟項目。同時還與浪潮集團、騰訊公司、中昌大數據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一串串數字書寫了高新區招商人的豐碩成果。去年,高新區引浙商回歸項目到位資金總計67.4億。列入浙商創業創新統計的項目38個,引進新項目中基金項目9個,金融特色項目4個,名校研發院2個,新引進各類園區項目23個。
謀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市縣長項目10個,總投資133.95億元,其中已開工建設3項。吉利濱海發動機、旺隆軌道、森川時尚家具、臺州建工科技等項目實現全面投產。
今年,臺州高新區即將擁有國家級高新區這一臺州唯一的戰略性創新大平臺,高新區招商人站得更高,眺望更遠,全力爭取在“高大上、高精尖”項目引進上有新突破,實現引進1個世界500強項目和1個行業龍頭企業的目標,進一步提升高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以城興灣,品質都市有活力
進可繁華,退可安寧
這是灣區高品質生活愿景
隨著人才社區西地塊主體結頂,建筑面積為23.88萬平方米的夢想加速園區基本建成,“一心、兩軸、一街、一環、六社區”高起點規劃,一個創新都市、公園城市、鄰里社區和未來城市正徐徐掀起蓋頭來。
作為臺州現代化灣區建設的“八大標志性工程”之一,大手筆打造中央創新區是高新區是高新區的光榮使命和艱巨任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高新區先制定出臺了《臺州中央創新區更新改造實施細則》,簽訂低效土地收儲協議27家,收儲企事業單位國有土地近600畝,累計騰出低效用地空間900余畝。原先分布著大量低小散企業的開發大道兩側,今后將搖身變為科創大街。
另外,深入實施城中村改造三年清零行動計劃,為城市盤活出更多發展空間。采用棚改模式的吳葉、沙田、南野份村項目開工建設,解家村、井馬村、橋南村、日山份村的安置區塊民房完成拆除。全年共計拆除,各類房屋面積30萬平方米,簽約4807間。
今年還將陸續開工建設臺州灣創新廣場、濱水綠環、海城公園等工程,同步跟進項目招商,力爭科技生態園、數字產業園、電子產業園等一批科創類項目真正落地,千方百計增強集聚創新資源和新動能的吸引力。
向西看,商務區建設穩步推進。天盛中心、騰達中心、剛泰中心塔吊飛轉,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青悅城建成開業,金融大廈、方遠大飯店竣工,現代都市形象凸顯,城市首位度進一步提高。
而隨著葭沚涇、高閘浦沿河慢行系統和赤龍山游步道10公里建成、學院路小學西校區建成開學、文淵小學加快建設等,市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心、更加美好。
如今,臺州高新區升級國家級高新區進入了實質性審批程序,創新驅動,堅定不移走好科技新長征,力爭2019年上半年順利升級為國家高新區。
(文字來源:臺州日報 文字整理:鄭天露)
責編:王瑞景、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