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文創、你怎么創?

            2019-02-15 14:47:26     來源:海外網

            據統計,2010年韓國文化產業產值已達343億美元,其中風靡中國的韓劇《大長今》,為韓國的文化產業創下了30億美元的銷售業績。讓人饒有興趣的是,長達54集的《大長今》電視連續劇僅根據《朝鮮王朝實錄—中宗實錄》中的一小段記載所創作,徐長今是朝鮮歷史上首位女性御醫。史書上有關這位傳奇人物著墨不多,只陸續有片言只語記載,提到中宗十分信任大長今,將身體完全交給她診斷,還下賜很多賞賜。當然再好的醫官,也不能抗拒生老病死的定律。另外有一本名為《李朝鮮國醫官散札記》的書,對大長今有稍微具體的描述,也僅僅只用了250個字提及她在針灸和食療方面的研究:“醫女長今,其姓亡佚,今時人不可查,十一代中宗王十八年奉運承旨受封鈞號大長今……在其,龍體尚無醫女受治之先,中宗準之,使乃信非長今之名亦得受載之故今謂食療,大曰『檀羅補氣湯』……后弘文館儒生樸善道賦詩云:檀羅開國第一女,始為水刺繼內醫,皇苑護生冠杏林,承旨獲賜大長今,當為一代女仕杰……”

            image.png

            字數雖少,卻演繹成佳作流芳,美好的點滴卻能歷久而彌新,讓人“看時欲罷不能,曲終意猶未盡”。整個劇情充滿了人性的光輝。以充滿波詭云譎政治斗爭的16世紀朝鮮王朝時期為背景,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講述了宮女長今通過不懈努力,終于在飲食和醫道上取得非凡的成就。主人公大長今以堅忍不拔的意志戰勝了逆境,實現了青春的夢想。

            但中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紅樓夢》,初稿就有207萬字左右。至今依然作為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典范之作。卻不能為當今的文創事業上煥發出文化產業的作用。這個問題,在我心里已經縈繞著很長的時間,在我出任中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之前,曾有多年閉門寫作,鑒于對《紅樓夢》對文創產業的作用,潛心撰寫了《“紅樓夢”服飾大揭秘》、《“紅樓夢”飲食大揭秘》、《“紅樓夢”風水大揭秘》、《“紅樓夢”處世大揭秘》四本書稿。在這四冊書稿150萬字中,隨便抽取一些段落章節,都可以構成當今文創和文產的基本素材和緣起。

            image.png

            2015年《文化產業促進法》已經正式啟動,為中國電影產業和文化產業帶來了利好的發展,中國的文化產業正在走向多元結合的發展趨勢,文化產業不僅與金融、互聯網緊密結合,而且在對外合作基礎上也跨了一大步。當國家已經將發展文化產業確立為“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的時候,文化產業發展必定會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面對這種趨勢,首先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產業在今天中國的剛需。

            構成這個剛需的內核首先是中國的內需。中國是舉世無雙的文化大國,擁有豐富而龐大的文化藝術資產,以及強大的現當代的文化藝術創作力,積淀與積攢了至為可觀的產業力量。一方面,文化藝術資產的“盤活”,需要形成轉化為生產力與利潤,首先是釋放出它所積淀的力量。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成為關鍵因素,而這一因素正孕育在以創意力和創新力為支撐的文化產業中。事實也進一步證明了高成長性的新興經濟,往往聚集在輕資產、高附加值的產業領域之中,而文創產業恰恰符合這一特點。其次是外需的拉動,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財富暴漲的同時,民眾的素養并沒有得到提升,在國際上聲譽上,中國需要與經濟總量相匹配的文化形象和聲音,需要有“國家形象”。這就是我從去年開始在中國文化研究會極力推動和呼吁的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image.png

            之前過韓國《大長今》的實例,又說了對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資源。看上去是風馬牛不相及。其實,250個字的歷史記載所創造出舉世關注的文化能量,怎么不能激勵我們到270萬字的《紅樓夢》中去尋找解決方案呢?文創產業如今已被許多國家和地區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每個時代,都會有那個時代獨屬的烙印。作為一個文化學者,以文化和史觀的視角審視當下,首先要讀懂時代,讀懂當下,才能找尋規律,抓住機會,才能應時順勢將中國的文創產業推向一個高峰,穩站于時代的潮頭。(圖/文 李建軍)

            責編:張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